编辑:F
一场3000亿的“空头支票”,竟让81岁拉里·埃里森一夜登顶世界首富,将马斯克短暂挤下王座!甲骨文股价因传闻中的AI大单飙升,埃里森财富随之暴涨。
一个“过气”的老炮儿意外封王,一个当红的炸子鸡却麻烦缠身。这场财富王座的短暂换位,到底是一次商业模式优劣的最终审判,还是另一场更大赌局的疯狂序幕?
市场的狂热,源于一份几乎可以说是虚无缥缈的合同。
AI巨头OpenAI打算在未来五年内,向甲骨文采购价值高达3000亿美元的算力服务。这个数字,直接让甲骨文的“剩余履约义务”(RPO),也就是未来的确定性收入,飙升到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高度——4550亿美元。
要知道,外界对这个数据的预期,原本只有区区1800亿美元。这个单季度暴增3170亿美元的成绩单,增幅高达359%,彻底点燃了投资者的情绪。
在AI淘金热里,甲骨文摇身一变,成了最炙手可热的“铲子”供应商。
但问题来了,这张支票谁来兑现?OpenAI。可这家年收入约100亿美元的公司,自己到现在都还没实现盈利。拿什么来支付这笔天文数字的采购费?
连精明的高盛都看出了其中的蹊跷。他们虽然将甲骨文的目标股价上调到了310美元,但评级却依然是冷冰冰的“中性”。
潜台词很明显:我们看到了这个故事,但我们不确定这个故事能不能变成现实。
市场的反应也印证了这种疑虑。在股价暴涨到短暂突破万亿美元市值后,仅仅过了两天,就连续回落,累计跌幅超过10%,市值迅速缩水到8500亿美元左右。
相比之下,马斯克的麻烦,却是实实在在的。他在欧洲市场的销量下滑是冰冷的数字,而在中国这个曾经的福地,情况更加复杂。
五年前,他依靠上海超级工厂摆脱了产能危机,但现在,这片土地上早已挤满了凶猛的对手。
理想、华为技术加持的问界、还有半路杀出的小米,每一个都在蚕食他的市场。
马斯克试图通过推出专为中国二胎家庭设计的ModelY六座版来挽回局面,但这更像是一种被动防御,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引领潮流的颠覆者了。
内外交困之下,特斯拉董事会甚至抛出了一个潜在价值万亿美元级别的天价薪酬方案。这与其说是激励,不如说是一种“招魂”,试图用金钱的魔力,把马斯克的精力从星辰大海、社交媒体的口水战中,重新拉回到造车这件最根本的事情上来。
如果说马斯克是在用自己的声誉和政治立场赌未来,那么埃里森则是在用整个公司的财务健康,进行一场更为隐蔽的豪赌。
甲骨文的财报,藏着一堆危险信号。为了支撑起那个宏大的AI基建故事,公司的资本支出正在以一种“寅吃卯粮”的方式疯狂膨胀。仅仅一个季度,资本支出就高达8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近270%。
全年的资本支出指引,更是被上调到了惊人的350亿美元,预计将占到公司总营收的53%。这意味着,公司每赚100块钱,就要拿出53块钱去搞基建。这种玩法,直接导致了甲骨文的自由现金流连续两个季度都是负数。
更可怕的是债务。甲骨文的总债务权益比高达427%,这是什么概念?作为对比,科技巨头微软的这个数字,仅仅是32%。埃里森几乎是把杠杆加到了极限,用借来的钱去搭建一个未来可能爆满、也可能空无一人的“算力赌场”。
这场赌局的代价,是利润的侵蚀。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预测,随着甲骨文的业务重心转移,其整体营业利润率将从2025财年的72%,一路下滑到2029财年的54%。
原因很简单,甲骨文传统的本地数据库业务,毛利率高达97%,是真正的现金奶牛。而现在重金投入的AI基建业务,毛利率却只有40%左右。这无异于用黄金去换白银,一旦订单的转化速度跟不上烧钱的速度,公司随时可能面临巨大的流动性危机。
马斯克的赌局则摆在台面上,他赌的是政治和人心。他与特朗普的关系,从大选后被任命为“政府效率部”负责人,到后来迅速交恶,在社交媒体上互相指责,整个过程就像一出闹剧。
这场政治站队的直接后果,就是特斯拉超过1500亿美元的市值蒸发。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这让他面临着政府补贴和合同被削减的潜在威胁。他的政治立场,正在反噬他最重要的资产——遍布全球的消费者基础。
一个赌的是财务模型,风险藏在报表里,相对可控。另一个赌的是公共形象,一旦崩塌,影响将是全局性的,且几乎无法挽回。从这个角度看,两位大佬都在悬崖边跳舞。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埃里森的一夜首富,到底意味着什么?
它既不是“价值回归”,也不是什么“确定性的胜利”。这背后,是一场用巨额债务和未来利润堆砌起来的资本狂欢,基石是一份可能永远无法完全兑现的算力合约。甲骨文看似稳健的“卖铲”模式,实则是一场高杠杆的豪赌。
而马斯克的困境,也并非简单的“失意”。他所面对的,是全球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自身激进风格带来的政治反噬。他充满变数的“造车追梦”,背后同样是一场押注个人魅力和技术颠覆能力的赌局。
AI时代的竞争,早已不是单纯的技术和商业模式之争。它是一场混合了资本运作、政治博弈和市场叙事能力的全面战争。
所谓的“新旧钢铁侠”之争,本质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哲学和风险偏好,在同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里的正面碰撞。
这场牌局没有稳赢的玩家,只有风格不同的赌徒。最终谁能笑到最后,不取决于谁的故事更动听,而取决于谁能更好地驾驭这些潜藏在冰山之下的多维度风险。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