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被曝送美稀土大礼,不到五天,中方管制技术,下手稳准狠

10月5日,英国《金融时报》披露巴基斯坦拟与美合建港口出口稀土的消息,这份被外界称为“稀土大礼”的合作刚见诸报端,不到五天后的10月9日,中国商务部便紧急出台稀土技术出口管制新规。

一边是“巴铁”向美敞开资源大门,一边是中方精准锁定技术命脉,这场时间差极短的博弈背后,藏着怎样的变动?

巴基斯坦的“资源换生机”:5亿美元稀土合作的真相

其实,巴美稀土之所以能合作,也并非是偶然。9月8日,巴基斯坦总理与陆军参谋长共同见证与美国战略金属公司的签约仪式,并签署了5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内容涵盖“勘探-开采-加工”全链条,目标在巴建立稀土精炼厂。

9月25日,巴军方高层携稀土样品赴白宫密谈,特朗普会后竖大拇指的表态暗示合作已进入实质阶段。紧接着10月初,首批含钕、镨等稀土的矿物已运抵美国,同时也标志着巴美之间的合作已落地。

从时间上来看,巴基斯坦可谓是行动迅速,这背后都跟它的经济绝境有一定的关系:外汇储备仅够支撑2个月进口,青年失业率超23%,6万亿美元矿产储量却因技术匮乏无法变现。美方承诺的就业岗位与产业链升级诱惑,叠加特朗普政府的外交示好,让巴方试图在中美间走“平衡棋”。

更值得关注的是,巴方提议的帕斯尼港距中国瓜达尔港仅113公里,明确定位为“稀土出口枢纽”,地缘针对性不言而喻。

中方的精准反制:技术管制直击美方软肋

不过就在巴美被曝合作不到5天,也就在10月9日这天,商务部发布了2025年第62号公告,将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磁材制造等核心技术纳入管制,尤其涵盖钕铁硼、钐钴磁体等制造工艺。这一管制精准命中巴美合作的“命门”——美国虽获取稀土原料,却高度依赖中国加工技术。

数据显示,美国本土稀土开采量占全球12%,但90%需运至中国加工,而钕铁硼永磁体更是导弹制导、新能源设备的核心材料。

所以说,中方这次管制的背后一定是有明确的安全考量的,商务部在答记者问中直言,部分境外势力非法获取中国技术用于军事领域,已构成安全威胁。

此前4月,中方已对钐、钆等中重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此次扩展至技术领域,形成“原料+技术”的双重防线,彻底封死美方绕开中国建立供应链的可能,这一招可谓是稳准狠。

博弈背后:全球稀土格局的重构与隐忧

其实,美国这次下大力度的推动巴美合作,本质是破解对中国稀土的依赖。自中方加强管制后,美多家军工厂因原料断供停产,《通胀削减法案》提出的“供应链多元化”迫在眉睫。

不过虽如此,但巴基斯坦也并非理想替代者:其稀土以轻稀土为主,价值仅为中重稀土的1/10,且缺乏加工能力,美方若无法获得技术支持,所谓“全产业链合作”终将沦为“原料出口”的旧循环。

而且对巴基斯坦而言,合作也暗藏风险。中巴经济走廊仍是其经济支柱,过度倒向美国可能影响中方在能源、基建领域的投入。

且美方历史上从未真正兑现技术转让承诺,环境监管缺失更可能让稀土开采沦为生态灾难。中方的管制实则为巴方敲响警钟:脱离技术支撑的资源合作,难以实现真正的发展。

中方的技术管制绝非“针对”特定国家,而是对国家安全与技术主权的正当捍卫。在稀土这一战略领域,中国掌控85%的加工能力,技术管制正是以规则守护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巴美合作暴露的全球供应链“去中国化”野心,终究难敌“技术为王”的现实。这场博弈更印证:真正的国际合作应建立在尊重主权、合规透明的基础上,任何试图以资源政治搅动地缘格局的做法,终将在技术壁垒面前失色。

信源:
https://military.china.com/news/13004177/20251006/48881790_all.html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0

标签:财经   巴基斯坦   稀土   中方   大礼   管制   技术   中国   美国   美方   加工   精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