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翻出一罐2015年的蜂蜜,盖子锈得发红,吃还是扔?5月15日,中国卫健委悄悄把“永久保存”五类食品写进科普帖,盐、蜂蜜、陈醋、罐头、香水瞬间冲上热搜。
一句话:包装没破就别急着扔,钱包比保质期先哭。
网友把3000年法老蜂蜜图刷满屏,仿佛家里那罐立刻升值。
别闹,人家是密封在石棺,你家塑料勺每挖一次就进一次水,过氧化氢酶早被稀释,开封两年够意思。
真想留,花三十块买个2023年出的真空取蜜勺,比盲信“永不变质”靠谱。
盐更离谱,国家规定必须印三年,其实死海刚挖出2000年前的照样雪白。
可家里纸包装早被油烟腌入味,陶瓷罐+抗菌内胆才是正道,几十块搞定,比年年买新盐省钱。
罐头被吹成“末日口粮”,别忘了1950年的美军罐头开罐即毒翻考古队。2023年有家用真空检测仪,淘宝百来块,盖子鼓起来直接扔,别拿命赌复古。
香水最会营销,大英博物馆测19世纪老香水分毫未减,可没告诉你那瓶一直躺恒温地窖。
阳台梳妆台上的紫外线早把前调晒成花露水,还增值?
闲鱼挂“古董”试试,留言一水儿“隔味”。
陈醋新规更狠,配制醋必须标“配制”,5度以上老陈醋才能免保质期。
超市货架一排“4.5度”贴牌蹭热点,记得看总酸,别被颜色忽悠,加焦糖色一秒变“老”。
真省钱姿势:没开封、避光、干燥、恒温,一样不能少;开封就按普通食品管。
别被“永久”二字洗脑,省的是浪费,不是常识。
——“永久保存?
我奶那罐1988年的蜂蜜早成砖头,刀砍都砍不动,永久个鬼,扔!
”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