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东西最怕啥?
憋半天写不出原创,费老大劲还没人看。
现在AI工具满天飞,2025年了,谁还用笨办法死磕啊?
但工具用不好,出来的东西一股子机器味儿,粉丝照样不买账。
说白了,原创根本不是让你发明新东西。
书上理论加自己干过的案例,旧瓶装新酒,这就够用了。
地铁上用语音喷个初稿,午饭空档扒拉点素材,周末扔给AI助理归整一下,省出来的时间多加点个人观点进去。
工具生成那稿子,冷冰冰的谁爱看?
塞点你的口头禅,讲讲踩过的坑,读者觉得是活人在聊天,这才有戏。
有人杠:费这劲真能赚钱?
还真行。
认识个拍照片的哥们,专写手机修图技巧,攒够两万粉后开了门99块的课,一天卖爆。
知识付费、接广告、带货,路多着呢。
但前提是你得持续输出干货,让人觉着这人靠谱。
信任跟存钱似的,攒够了才有变现底气。
不过也别太依赖机器。
AI扒的数据准不准得自己核,翻翻行业报告、权威资料,别瞎编闹笑话。
讲摄影干货的要是光圈值都说错,立马掉粉。
结构也别死板,“首先其次”看得人头疼,直接甩痛点给解法,网友就吃这套。
开头整个钩子,比如“2亿奖金零缴税”这种爆点,结尾简单利落带点情绪,别假大空。
短句写着顺溜,长句看得人眼晕。
分段勤快点,两三句就回车,手机刷着不累。
情绪收着点,网友日常唠嗑啥样你就啥样,一惊一乍的反而假。
那些“震惊体”标题,现在早过时了。
工具永远是打辅助的。
省下机械劳动的时间,多琢磨怎么塞进真人温度。
通勤录音、午休找料、周末加工,这套组合拳打一个月,手感绝对不一样。
别光想,动手写就赢了——粉丝认的是鲜活的人,可不是会打字的复读机。
更新时间:2025-07-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