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战火燃!回迁以色列的开封犹太人,如今怎样了?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你可能不知道,在咱们河南开封居然也有犹太人!

据说他们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沿着丝绸之路来到当时的都城汴京,并在此扎根。

他们建会堂、读儒学、考科举,甚至被后来的明朝皇帝赐了汉姓,什么“赵、艾、李、张”,听起来就跟咱们的邻居一样亲切。

然而,千年的寻根梦,在20世纪末被重新点燃。

随着以色列建国和中国的改革开放,一些后裔在“回归以色列”这类国际组织的帮助下,满怀憧憬地踏上了前往“应许之地”的旅程。

他们变卖了在中国的家产,凑足路费,以为终于能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先故土。

但现实,却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故乡”

想象一下,你以为的故乡是流着奶与蜜的圣地,结果迎接你的却是刺耳的防空警报和随时可能从天而降的火箭弹。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根据最新的新闻报道,截至2025年9月,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冲突仍在持续,加沙地带战火纷飞,耶路撒冷也时有袭击事件发生。

就在9月7日,加沙地带的武装组织还向以色列边境的定居点发射了火箭弹。

对于那些满怀希望移民过去的开封后裔来说,这无异于从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一头扎进了战区。

一位60岁的老人,在抵达以色列半年内就经历了三次空袭。他们千辛万苦“回家”,不是为了在防空洞里度过余生。

更扎心的是,有报道称,当一位开封后裔在空袭时想躲进防空洞,却被当地人以“这里只给犹太人用”为由拦在门外。

这句话,比任何炮弹都更伤人。它赤裸裸地揭示了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困境:身份的迷失。

你以为你是犹太人,但他们觉得你不是。

以色列的《回归法》虽然向全球犹太人敞开大门,但其核心认定标准是“母系传承”——即你的母亲必须是犹太人。

而开封犹太社群经过上千年的融合,大多是犹太男性娶了汉族女性,传承的是父系血脉。这就很尴尬了,从法律上讲,他们很难被直接认定为“犹太人”。

即便现代基因检测证明了他们的Y染色体来自中东,他们仍需经过一道极其严格和痛苦的程序——宗教“转换”。

这意味着男性必须接受割礼,所有人都要重新学习希伯来语,通过复杂的宗教考试,才能被官方接纳。

语言是第一道天堑。希伯来语的难度超乎想象,很多年轻人即便苦学三年,也还是听不懂拉比讲经,日常交流都磕磕巴巴。

文化上的冲突则更加剧烈。他们被要求“彻底犹太化”,遵守安息日,放弃过春节、包饺子、祭祖这些早已融入骨血的中华传统。

这种身份上的撕裂感,让他们陷入了“既不像纯粹的中国人,也难成为正宗犹太人”的迷茫。一位移民者甚至直言,感觉“回以色列就像做噩梦一样”。

如果说精神上的痛苦是内伤,那经济上的压力就是实实在在的外部重击。

以色列,特别是特拉维夫,是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

根据2025年的最新数据,以色列的最低月薪已上调至6248谢克尔,时薪约为34谢克尔。

而平均月薪则在13800谢克尔左右。

这听起来似乎还不错?

但看看物价:在特拉维夫,一个单间公寓的月租轻松就要5000到7000谢克尔,一个麦当劳套餐大约58谢克尔。

许多移民过去的开封年轻人,语言不通,缺乏本地认可的技能,只能从事刷盘子、打零工等体力劳动。

他们拿着接近最低标准的时薪,在高昂的物价和房租面前,生活得异常艰难。

当初为了凑齐移民费用,不少家庭甚至卖掉了在中国的工厂和土地,如今却要在异国他乡为生计发愁,这种落差可想而知。

家,是心安处,而非血缘标签

他们“回归”的选择是对是错,这个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我们真正要要思考的是更深层的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家”?

血缘固然是根,但它不是唯一的答案。

一个地方之所以成为家,更多的是因为它能提供安全、归属感和有尊严的生活。

当所谓的“祖先故土”充满战火、歧视和经济压力,而生活了数百年的土地和平安宁时,那份刻在基因里的“乡愁”是否还值得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

引用以色列学者施罗默·桑德的观点,许多当代以色列人本身就是历史上改信犹太教的族群后裔,这让“血统纯正性”的争论显得颇具讽刺意味。

当开封后裔因为“长得不像犹太人”而被排斥时,我们不禁要问,决定一个人身份的,究竟是千年前的DNA,还是当下的文化认同和生活方式?

幸运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自己的答案。

报告显示,超过80%的开封犹太年轻后裔选择留在中国发展。他们认为,中国才是最安全的港湾。而那些已经移民的人,也走出了不同的道路。

像金锦这样的先行者,在经历了初期的挣扎后,成功融入了以色列社会。

她没有割裂自己的双重身份,而是选择成为一座桥梁,作为耶路撒冷的第一位中文导游,向中国游客介绍犹太历史,每年春节依然会回到开封的家。

她的故事提供了一种充满智慧的可能:身份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而是可以融合共存的。

留在开封的后裔们,则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微弱的文化火种,比如坚持“不食不洁之物”的饮食习惯。

他们或许不再执着于遥远的“回归”,而是在中华文化的土壤上,为自己独特的历史传承寻找一个新的位置。

来源:百度词条 中国犹太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0

标签:历史   以色列   中东   犹太人   战火   犹太   后裔   中国   特拉维夫   希伯来   移民   耶路撒冷   身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