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鲁迅称“仙女”的民国才女:婚后被婆婆咬断脚筋,一生痛苦不堪

在民国文坛的星空中,有一位被鲁迅称为“仙女”的才女白薇,其作品如锋利的匕首,剖开旧社会的虚伪与黑暗,用炽热的文字呐喊出女性对自由与尊严的渴望。

然而,这位才情横溢的奇女子,却在婚姻的深渊中坠入地狱,遭受婆婆残忍折磨,脚筋被咬断,一生痛苦不堪……

1893年的湖南资兴,湘南的青山绿水间,一个女婴的啼哭划破了封建礼教的寂静。这个日后以“白薇”之名震撼文坛的女孩,从出生起便与命运展开了无声的较量。

白薇的父亲是个饱读诗书的乡村塾师,家中藏书颇丰,却秉持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旧观念。童年的白薇,只能常常躲在书房角落,偷偷翻阅兄长们的书籍。

1900年寒冬,七岁的白薇因拒绝缠足,被母亲强行裹上布条,她咬着牙忍痛三天三夜,硬是用鲜血浸透的布条,换来一双自由生长的双脚。

从这件事上,就不难看出白薇骨子里有着一股倔强,她渴望冲破家庭的重重阻碍,却欠缺一个契机。

好在这个机会没有让她苦等太久。1911年,辛亥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时,十八岁的白薇不顾家人反对,剪掉长发,偷偷跑到县城报考了女子师范学堂。

在学校里,她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与同窗好友讨论妇女解放,甚至模仿易卜生笔下的娜拉,在作文中写下“我要做自己的主人公”。

毕业后,她顶住家族压力,毅然踏上前往日本求学的轮船,在异国他乡开启了全新的人生。

彼时,白薇在日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学习生物学。白天,她在实验室解剖标本;晚上,她在租住的阁楼里翻译外国文学作品。

日本大正时代的自由风气,夏目漱石、森鸥外的文学作品,都让她的思想产生了剧烈碰撞。在东京,她结识了田汉、郭沫若等留日文人,开始尝试用白话文创作诗歌和剧本。

1922年,白薇创作的独幕剧《苏斐》在东京留学生刊物上发表,这部描写女性挣脱包办婚姻的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她用细腻的笔触刻画女主角的心理挣扎,结尾处苏斐纵身跃入大海的情节,震撼了无数读者。

这一时期的白薇,如同重燃的火焰,在文学的天空中逐渐绽放光芒。

1926年,白薇带着厚厚的手稿回到上海,正式踏入中国文坛。她的成名作《打出幽灵塔》在《小说月报》连载时,引起了巨大轰动。

里面的女主角萧森,面对封建家庭的压迫,发出“我要打出幽灵塔,打出十八层地狱”的呐喊,成为当时女性觉醒的宣言。

后来,她将文稿寄给《奔流》杂志。鲁迅读罢拍案:“这是仙女般的才情!”并亲自将《打开幽灵塔》搬上版面,二人迅速成为挚友。

在鲁迅的帮助下,白薇的作品陆续出版,她的创作风格独树一帜:既有浪漫主义的抒情,又有现实主义的批判;既充满对女性命运的悲悯,也饱含对黑暗现实的愤怒。

1929年,她创作的长篇小说《炸弹与征鸟》,以宏大的叙事展现了大革命时期知识分子的迷茫与觉醒,被茅盾称为“不可多得的佳作”。

谁曾想到,这位受到鲁迅、茅盾竭力赞美的女作家,后来在感情生活上却陷入了无尽的痛苦。

1926年的上海,杨骚被白薇的才情吸引,展开热烈追求。她与杨骚的相遇,起初如同一首浪漫的诗歌。

杨骚是当时颇有名气的诗人,两人因文学结缘,彼此欣赏。白薇对杨骚的感情炽热而真挚,她以为找到了灵魂的伴侣,却不知这是悲剧的开端。

由于杨骚性格多变,对感情态度暧昧,他曾多次辜负白薇的深情,却又在白薇心灰意冷时出现,用甜言蜜语重新将她拉入感情的漩涡。

在这段充满痛苦与纠结的感情中,白薇最终还是选择了和杨骚走进婚姻殿堂。

但婚后,白薇不仅要面对杨骚的冷漠与不忠,还要承受来自婆婆的非人虐待。杨骚的母亲是个极其封建、刁钻的古板妇女,她看不惯白薇追求自由、独立的个性,认为她不符合传统儿媳的标准。

所以,从白薇踏入杨家大门的那一刻起,婆婆的刁难便如影随形。可白薇深深陷入这段感情,甚至为了支持杨骚的创作,将自己的稿费都给了他。

然而,杨骚却在感情上反复无常,多次不辞而别,远走南洋。

最令人发指的是,有一次婆媳发生争执,婆婆竟一口咬断了白薇的脚筋!杨骚对她的遭遇却无动于衷,依旧我行我素。白薇在这段黑暗的日子里,独自承受着痛苦,她的内心充满了绝望与愤怒。

但白薇并没有被打倒,在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痛苦挣扎后,她终于下定决心,摆脱这段噩梦般的婚姻。

离开杨家后,白薇的生活依旧困苦不堪。她拖着伤残的身体,四处漂泊,靠微薄的稿费维持生计。但即便如此,她也从未放弃文学创作。

她将自己的痛苦与经历化作笔下的文字,继续用作品揭露社会的黑暗和女性的苦难。她的作品中,多了一份对生活更深的感悟,也更加坚定了对自由与平等的追求。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她拖着病体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敌同志》《罗莎夫人》等话剧,用戏剧的形式鼓舞民众斗志。她的作品不再局限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是充满了对民族命运的关注。

在《革命神受难》,白薇这样写道:“我的脚筋断了,但笔不能断!”

1945年,白薇应邀前往重庆,其间,她与毛泽东见面,毛泽东握住她的手:“湖南老乡,你的文章很好。”

这一刻,她终于等到了时代的认可 。

新中国成立后,白薇得到了政府的关怀,被聘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虽然年事已高,疾病缠身,但她依然坚持写作。

晚年,白薇自请定居北大荒。茅草屋里,她写下最后的话:“我的一生是废墟上开出的花。”

1987年,94岁的她独自离世,枕边放着一本泛黄的《鲁迅全集》。

白薇的一生,是一部充满血泪与抗争的传奇,父亲的冷漠、婆婆的牙印、情人的背叛、都未能碾碎她的灵魂。

鲁迅称她为“女神”,并非因她完美,而是她在感情的泥沼中挣扎,却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他用生命的全部力量书写着女性的觉醒与抗争。

“真正的女神,不是不染尘埃,而是带着伤痕飞翔。”

白薇的故事,至今仍在激励着无数人——无论遭遇多少苦难,都要坚守内心,这样才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参考资料:

[1]庞铃.“绝望中的自救”—论白薇的创作及其困境[D].西南大学

[2]金羽抒.性别、革命与文学—1926-1949年间白薇的文学创作[D].上海师范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鲁迅   婆婆   痛苦   才情   文坛   才女   婚后   民国   仙女   咬断   黑暗   感情   自由   女性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