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街头奇闻:蛋烘糕奶奶用内裤当抹布 自称网红 18元一个你吃不吃

成都街头,一位蛋烘糕奶奶的摊位,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却并非因为美味。10月12日,有市民惊愕地发现,这位在网络上颇有名气的奶奶,竟随手抄起自己的内裤,擦拭滚烫的烤盘。当有人上前好意提醒,换来的不是感谢,而是一番理直气壮的“名人宣言”。


“我上过成都电视台,是大网红!”她挺直腰板,声音里满是傲慢,“谁不想跟网红沾点边?”这番话,仿佛名气成了卫生的通行证。更令人咋舌的是她的定价,市价四块的蛋烘糕,她敢卖十八。面对市民对价格与卫生的双重质疑,她瞬间被点燃,唾沫横飞地反驳:“那是你买不起!”飞溅的口水,甚至落在了即将出炉的蛋烘糕上,让周围的食客倒吸一口凉气。


此事犹如打翻了五味瓶,复杂的滋味在心底肆意蔓延,令人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感受,既非单纯的喜,也并非纯粹的悲,就这么五味杂陈着。成都的蛋烘糕,哪里只是一份小吃?它宛如时光宝盒,承载着几代人萦绕舌尖的珍贵记忆,那是味蕾深处的眷恋;更蕴含着城市独有的脉脉温情,于岁月中缓缓流淌,令人动容。就在不久前的9月13日,被誉为“蛋烘糕爷爷”的陈利明老先生溘然长逝,带走了一个时代的匠心与质朴。一新一旧,一冷一暖,对比之下,更让人唏嘘。蛋烘糕奶奶“人设”崩塌,看似是形象折损,实则引人深思:这“塌房”背后,究竟塌掉的是民众的信任,还是商业与真诚间微妙的平衡?是名声,是生意,更是那份做小本生意最根本的敬畏心。同情不能成为失德的挡箭牌,流量更不该是傲慢的资本。当一个人将食客的善意与好奇,当作可以肆意挥霍的特权时,离翻车也就不远了。


说到底,一个街头小摊的兴衰,映照的是最朴素的人心向背。蛋烘糕爷爷的离去,留下的是温润的余香,那份精神在年轻的“主理人”手中得以传承。而蛋烘糕奶奶的“塌房”,则像一面刺眼的镜子,照出名利场中人性的迷失。食客的目光如炬,能洞察一切优劣。人心亦似精准之秤,对事物的好坏自有衡量,公正客观,分毫毕现。一块小小的蛋烘糕,可以做成承载着记忆与匠心的金字招牌,也能因傲慢与失德,沦为无人问津的笑柄。时间终将证明,唯有敬畏食物、尊重食客的人,才能在岁月的长河里,留下令人回味的甘甜,而非一地鸡狼藉的谈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3

标签:美食   抹布   成都   奇闻   内裤   奶奶   街头   食客   傲慢   匠心   敬畏   人心向背   溘然长逝   爷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