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吵的不可开交,西贝的客流量也在飞速的掉,十一推出的降价和百元代金券也没能力挽狂澜,反而让自己的人缘掉的一点不剩。
但即便如此,预制菜、中央厨房、工业化生产的就只有西贝了吗,想必这个问题的答案大家心里都有数,一个西贝倒了,还有千万个西贝在运营。
为什么预制菜只影响了西贝一个品牌?中国餐饮为什么离不开预制菜?
西贝一张百元优惠券,本想平息预制菜风波,却没想到让西贝这个品牌彻底砸手里了,在“降价减量”的策略下,西贝把自己仅剩的一点人缘败光,一次又一次的“薅羊毛”让消费者完全失去了对中国餐饮的信任。
西贝能做的事,其他餐饮行业也能做,别忘了当初站在最前面帮西贝说话的那些人,哪个不是行业有名的大佬?预制菜的问题一经被翻出来,他们一个个急得跳脚,不就是怕预制菜这把火烧到他们的后厨吗?
“预制菜”这个词,如今在中国餐饮界可以说是非常矛盾的存在,消费者对预制菜是人人喊打的态度,但为了谋利,餐厅又不得不投入预制菜的怀抱,对外人人都不想和预制菜扯上关系,但是一走进后厨却发现人人有份。
预制菜最失败的点在于它试图用一个模糊的标签,去定义一个极其复杂、横跨工业与手工业的产品,站在不同角色的角度,对预制菜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官方、餐饮行业以及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接受程度也完全不一样。
官方发布的新规把预制菜的范围收得很窄,特指那些加热或熟制后就能吃的预包装菜肴,还强调了不添加防腐剂,明确地把净菜、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给“开除”了出去,这新规成了西贝、绿茶这类连锁餐饮巨头的“护身符”。
他们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宣称,按规定我们没有预制菜了,毕竟他们送往门店的大多是中央厨房统一处理的半成品,而非消费者想象中那种密封包装的料理包,在逻辑上消费者好像确实说不出什么。
但在两年前,行业内部的声音可不是这样,当时预制菜还分成了即配、即烹、即热三大类,几乎把所有离开中央厨房的食材都囊括了进来,那时的行业显然希望把产业的边界划得越大越好,以便容纳更多的可能性。
可预制菜在消费者的认知里完全是另一回事,“预制菜”等于廉价、卫生堪忧的外卖料理包,它是在“预制菜进校园”风波里让无数家长忧心忡忡的罪魁祸首,它更是315晚会上那些用劣质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的黑心企业。
当人们讨论预制菜时,脑海里浮现的总是“长保质期”、“无锅气”、“添加剂”这些充满负面词汇,消费者觉得自己明明花的是去餐厅吃现炒小灶的钱,得到的却是工业流水线的产品,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欺诈。
或许在贾国龙这样的传统餐饮人看来,这场舆论风暴多少有些委屈,因为连锁餐饮拥抱工业化从来不是一个“想不想”的问题,而是一个“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尤其是在购物中心已经取代街边店成为餐饮业主战场的今天。
时间拨回到2012年,商场餐饮业态开始爆炸式增长,光鲜亮丽的购物中心,对餐饮商户有着极其严苛的限制,一个铺位能不能动明火、炒大菜,不是厨师说了算,而是物业说了算,那些需要排烟、通燃气的“重餐”铺位数量极其有限,是所有品牌争抢的稀缺资源。
开通燃气动辄十万起步,还得建设独立的燃气间,成本高得吓人,商场招商时,自然更青睐那些对物业条件要求低、装修快、能迅速开业的“轻餐”品牌,这意味着从一开始,“明火现炒”在商场里就是一种奢侈品。
中央厨房模式通过标准化操作极大地解放了后厨,它不再依赖少数几个身怀绝技的大厨,从而降低了因人员流动带来的不稳定性,后厨效率提升、出餐时间缩短,翻台率自然就上去了,我们不妨反向推算一下,如果没有中央厨房配送的半成品这些餐厅应该怎么办。
一家开在核心商圈的餐厅,要维持现有的菜品丰富度和出餐速度,需要多大的后厨面积?需要多少位厨师?这些成本最终分摊到每一盘菜上,价格会高到什么程度?或许没有工业化,绝大多数人都“吃不起”今天商场里的饭。
消费者在抱怨“锅气”消失的同时也享受着工业化带来的便利,西贝曾是“明厨亮灶”的先行者,在后厨卫生和食品安全上的投入有目共睹,现在做了转型,而工业化的集中采购和处理,在农残追溯、卫生标准上,往往比许多传统后厨更可靠。
西贝这次的翻车完全是因为西贝的信息不透明、公关失当和长期“糊弄”消费者共同导致的,传统餐饮老板的“爹味说教”并不能让堵住消费者的悠悠众口,贾国龙就像完全没搞懂消费者的愤怒点在哪里一样,人们气的不是你的菜好不好吃,而是感觉自己被当成了傻子。
贾国龙坚称按规定西贝不算预制菜,看似有理有据,实际却是火上浇油,因为无论你怎么定义,你后厨的操作模式,跟我花钱时所期待的“餐厅现做”不是一回事,而且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入场,人们发现,原来这种“糊弄学”早已是普遍现象。
饺子店的店员在明亮的档口前“现包”,但馅料和饺子皮却是冷冻的,酸菜鱼店宣称“现杀”,但这个“现杀”指的是当天在中央厨房统一处理,而不是客人下单后才动手,贾国龙这样的传统餐饮老板,或许在产品和管理上是一把好手。
但他们停留在“我的东西好吃就行”的旧思维里,完全不理解年轻消费者对过程、对参与感、对透明度的重视,他们不懂数据,不懂线上流量,更不懂如何与这个时代的消费者平等对话,那些帮助西贝说话的餐饮行业,大家也都默认,原来你们都一样。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