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拼声量拼实效!伊利液态奶双节借五条人视频破同质化魔咒

双节食品营销战近年陷入同质化困局:品牌扎堆煽情“团圆”“思乡”,玩法困于“满减”,消费者审美疲劳,难以实现从“曝光”到“购买”的有效转化。


伊利液态奶则跳出框架,靠“五条人创意TVC +物码裂变+小蓝包”组合拳破局:既用轻松内容吸睛、低门槛互动留客,又以小蓝包覆盖“无法团聚”细分场景,最终实现流量转生意,成2025双节食品营销亮眼案例。


五条人+小蓝包短片创意破圈

用“轻幽默”激活品牌年轻化


伊利液态奶没有跟风拍摄团圆催泪片,而是选择与自带“接地气、反常规”标签的五条人乐队合作,推出《我是五条人,不够五个人》——这支TVC从内容到传播,都精准踩中了年轻人“反感沉重、偏爱轻松”的心理,成了双节营销的“破局利器”。


伊利牛奶

,赞10万+


TVC开篇就以玩梗方式降低分享门槛:仁科看到拿来的五盒伊利牛奶时脱口“我们就俩人,哪来五条人”,一句话玩透“乐队叫五条人却只有2人”的经典反差梗,既无刻意煽情,又自然带出“凑5人组队”的活动规则。这种玩梗+行动指引的设计,让用户没有被营销的抵触,反而会因“梗有趣、不尴尬”主动记住信息,为后续社交分享打下心理基础。


随后用“共鸣场景”激活大众分享欲,地铁空气投篮时好友默契配合、职场反内卷时同事集体力挺的画面……精准戳中Z世代“渴望陪伴、拒绝孤独”的核心需求。这些场景不是抽象的团圆,而是年轻人日常可见的“朋友搭子、同事搭子”互动,消费者会本能代入“这说的就是我和我朋友”,进而主动转发到社交圈,让TVC内容从品牌广告变成消费者表达自己社交关系的载体,天然具备传播裂变的动力。


更关键的是“凑5人组队”的指令本身就带有强互、邀约的属性:大众看完TVC想参与活动,就必须转发邀请好友,比如在微信好友群喊“组队抽金月饼,差1人!”,在朋友圈发“中秋不回家,组队喝伊利”;加上“五条人梗”自带话题度,用户会自发将TVC片段剪成表情包,再配文“找队友ing”,经不同社交平台二次传播,这种“内容有趣—想参与—邀好友—再传播”的闭环,让TVC不止是“看的广告”,更是能裂变的互动入口。


数据印证了这套创意的效果:TVC在微信视频号上线短短几天播放、转发、互动均超10万+,评论区互动超1.2万+,“看完想组队”“被五条人圈粉”“没想到伊利这么会玩”的留言占比超85%;更扭转了Z世代对伊利的认知——从“全民信任的品牌”变成“懂年轻人、会玩梗”的伙伴,而这份认知转变,正是源于TVC创意自带的可分享、能裂变特质,让品牌与用户的互动从“单向传播”变成“双向扩散”。



如果说五条人tvc瞄准了“爱热闹、愿互动”的主流群体,那么小蓝包心意工具则精准覆盖了“因距离、工作无法线下团聚”的细分人群。据TMI腾讯营销洞察在春节期间发起的送礼调研显示,近65%的受访者春节期间体验了微信平台的送礼功能(收礼或者送礼),“小蓝包”的送礼新玩法刷爆不少人的朋友圈。基于这一洞察,伊利液态奶以心意三部曲短片精准切入“社交搭子”“电子搭子”“家人搭子”三类真实关系场景,没有复杂剧情,却通过日常不经意间的互动动作,借助AI送祝福小工具一键生成手绘风格的礼赠祝福卡,精准戳中大众“心意难开口、送礼怕麻烦”的痛点。


伊利牛奶

,赞1万


值得一提的是,小蓝包心意工具全程不用跳转其他平台,在微信内就能完成,这种轻量化设计,让小蓝包成了年轻人的社交小助手,不仅填补了“非团圆场景”的空白,又让伊利的双节营销既有热闹感,又有细腻感。



伊利液态奶既抓住五条人TVC反套路玩梗”的关键,用乐队名字梗打破催泪绑架,贴合年轻人反感沉重的心理,让品牌年轻化落地;又不忽视小蓝包“轻量化补位”的价值:聚焦无法团聚的Z世代,用AI +一键礼赠解决“心意难传”痛点。本质是精准把握用户分层需求,实现主流人群破圈+细分人群覆盖的立体效果,让创意从“单点吸引”升级为“全域触达”。


低门槛+高裂变

伊利液态奶开启转化新路径


当五条人TVC用创意吸引了流量、小蓝包用轻心意触达了细分人群后,如何将注意力转化为“实际参与”与“用户留存”?伊利液态奶通过物码活动承接视频热度,再以小蓝包联动私域,搭建起从“看”到“玩”再到“留”的完整转化链路。


伊利液态奶围绕“低门槛、高激励”设计规则,确保用户看完视频后想参与、能参与、愿分享。用户只需在伊利旗下金典、安慕希、优酸乳、舒化、畅意等8大品牌的物码包装上,扫码后还可以组队参加#码上邀好友天天赢免单活动,完美承接视频带来的“即时兴趣”。


为了带动裂变,伊利液态奶还设计了“队长权益”,这一规直接点燃了分享热情。最后领奖,组队成功后全员都能抽奖,奖品池里有大金月饼、小金月饼,也有现金红包和10万提免单产品;就算组队失败,也能领75折优惠券,没人能空手而归。物码活动的主动传播,正是五条人TVC“轻幽默”内容带来的具象效果,用户不是被硬广说服,而是被有趣的内容吸引。



与物码活动的裂变属性不同,小蓝包侧重轻量化精准心意传递。它覆盖了不想组队、只想安静送礼却“心意难传”痛点的人群,给父母送健康,给朋友送心意……不用“拉人组队”,直接发小蓝包即可;同时,它也为物码活动带来“二次转化”——有用户参与物码活动后,觉得“伊利的互动很贴心”,又通过小蓝包给朋友送了礼,形成活动参与到心意传递的良性循环。


在纳食看来,伊利液态奶通过物码活动+小蓝包的全程贯穿闭环思维,让注意力真正转化为“参与度”和“私域资产”,凸显品牌创意有热度,转化有实效的专业价值。


双节营销背后

伊利液态奶“流量转生意”的核心密钥


在营销普遍困于“创意难落地、流量难转化、经验难复制”的当下,伊利液态奶以“五条人tvc+小蓝包”的创意营销破圈,但这并非偶然的单点成功,而是一套可拆解、可借鉴的系统打法,纳食为行业提炼出三大关键启示:


1.闭环思维:让流量从“碎片化”到“全链路沉淀”

不少品牌节日营销“重单点、轻链路”,导致流量浪费。伊利液态奶则通过热点、引流、沉淀闭环破解:以五条人tvc承接“双节团圆”热点,用小蓝包填补“无法团聚”缺口,双内容依托社交平台引流;再通过物码活动、小蓝包引导用户进入“活力伊利”小程序,将公域流量沉淀为私域资产。全程无脱节,避免流量来了却留不住,巧妙让节日营销成为用户资产积累的契机。



2.效果导向:跳出“唯声量论”,兼顾短期与长期价值

行业易陷入拼播放量、比话题度的误区,伊利液态奶却以实效为核心短期看,物码活动拉动产品扫码率激增,小蓝包激活礼赠消费,直接提升销量;长期看沉淀的私域用户可通过后续运营转化为复购客群。不纠结声量高低,而是锚定短期卖货、长期留客,精准匹配快消品牌业绩+用户双需求。


3.可复制性:轻量化模板适配全行业

头部品牌营销常因高投入难复制,伊利液态奶却打造了低门槛模板:内容上,选择契合的IP如五条人做短平快内容,不找顶流;机制上,物码组队抽奖、小蓝包一键发送,规则简单无门槛;私域上,统一用小程序承接,无需复杂开发或跳转。这套轻内容+简机制+稳私域的模板,中小品牌可直接参考,大大降低节日营销试错成本。



结语


伊利液态奶此次双节营销,以五条人和心意三部曲短片让用户“看得乐”、物码活动与小蓝包让用户“玩得进”、私域沉淀让流量“转得动”,核心是跳出比声量、拼煽情的同质化误区,回归“以用户为中心、将节日流量转化为生意”的营销本质。


它用实践证明,节日营销无需依赖千篇一律的团圆叙事或复杂玩法,关键是平衡内容吸引力与用户行动力,让消费者从“被动看广告”转向“主动参与、购买留存”。这为食品行业提供了清晰破局路径:以轻盈创意、落地活动、长效转化实现“传播热度、销售增长、用户留存”三重目标,成为节日营销的行业级样本。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0

标签:美食   同质   实效   液态奶   视频   用户   创意   心意   品牌   精准   流量   内容   单点   团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