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结构工程中,柱脚节点是连接上部钢结构与下部混凝土基础的核心部位。它需要安全可靠地传递来自上部结构的各种荷载:垂直压力、上拔拉力、弯矩以及水平剪力。当水平剪力较大,仅依靠柱脚底板与混凝土基础接触面间的摩擦力不足以抵抗时,一个关键的小构件就变得不可或缺—它就是抗剪键。本文将清晰阐述抗剪键是什么、它起什么作用、何时必须使用它以及其核心的设计计算方法。
一、 什么是钢结构抗剪键?
抗剪键,顾名思义,是一种专门设计用来抵抗和传递水平剪力的钢结构连接部件。它的本质是一段短小的钢构件。
安装位置:
通常焊接或锚固在钢柱(或其他受力构件,如设备支座)的底板上,其下端则埋置在下方浇筑的混凝土基础或混凝土结构中。
常见形式:
1.圆柱头栓钉:像短钉子,头部较大,工厂焊接在底板上,应用最广泛,标准化程度高。
2.短段型钢: 如角钢、T型钢、槽钢、工字钢段等。承载力大,刚度好,常用于剪力巨大的重型结构或设备基础。
3.抗剪钢板:一块开孔或带锚筋的厚钢板,预埋在混凝土中,与柱底板焊接连接。
关键特征:
它不是普通的锚栓。锚栓主要用来抵抗上拔力和固定位置,而抗剪键的核心使命就是对付水平方向的剪力,是结构安全中防止滑移的“定海神针”。
简言之:抗剪键是扎根在混凝土里,焊接在钢柱脚上,专门阻止钢结构和基础之间发生水平滑动的钢制“挡块”或“钉子”。
二、 抗剪键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抗剪键在结构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核心作用聚焦于一点:
核心使命:可靠传递水平剪力,杜绝相对滑移!
当风猛烈吹袭高层建筑、地震波撼动大地、工厂里的吊车紧急刹车、大型设备持续运行时,巨大的水平力(剪力)会作用在钢结构上。这些力必须安全地传递到稳固的混凝土基础或下部结构中。抗剪键就是完成这个关键传递任务的“桥梁”。
重要作用延伸:
保护主力军(锚栓):柱脚中的锚栓主要任务是抵抗上拔力和弯矩产生的拉力。如果让它们同时承受很大的剪力,容易导致失效。抗剪键的存在,主动承担了绝大部分剪力,使锚栓能更专注、更可靠地完成其抗拉使命。
控制关键位移:对于某些对水平位移有严格限制的结构(如精密设备平台、对变形敏感的建筑),抗剪键能有效减少节点在水平力作用下的滑移变形,确保使用功能。
一句话总结:抗剪键是钢结构柱脚抵抗水平滑动的终极防线,是结构整体安全的基石。
三、 什么时候必须用到抗剪键?
抗剪键并非在每个柱脚都出现。它的设置遵循一个核心的力学判断原则:
核心判断准则:摩擦力不够用时!
柱脚底板与混凝土基础接触面之间,天然存在一定的静摩擦力。这个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柱脚承受的垂直压力(N)乘以 摩擦系数(μ)。摩擦系数通常在0.2到0.6之间,具体取决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例如,光滑模板浇筑的混凝土表面μ值低,凿毛处理的表面μ值高)。
当计算得到的作用在柱脚上的水平剪力设计值(V)大于摩擦力(N μ)时,就必须设置抗剪键!否则,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可能发生不可接受的滑移,甚至导致整体失效。
具体应用场景(摩擦力常不足的情况):
1. 水平荷载巨大:
高层建筑、大跨度体育场馆、机场航站楼(承受强风荷载)。
位于地震高烈度区的所有重要建筑(承受巨大地震剪力)。
设有重型吊车(如铸造车间、船厂)的工业厂房(承受吊车刹车力)。
桥梁的支座结构(承受车辆制动力、离心力)。
2. 柱脚压力(N)较小:
建筑的外框架边柱、角柱(尤其在高楼层,轴压力相对较小)。
承受较大上拔力(拉力)的柱脚(拉力会抵消或减小接触面的正压力,严重削弱摩擦力)。
结构局部卸载区域
3. 接触面光滑:
混凝土基础表面使用了非常光滑的模板(如钢模、覆膜胶合板)且未进行有效凿毛处理。
基础表面涂刷了隔离剂。
4. 存在振动或反复荷载:
动力设备(如压缩机、破碎机、大型发电机)的基础。
承受频繁启停或冲击荷载的结构。持续的振动会削弱静摩擦力,使滑移更易发生。
重要提示: 在结构设计阶段,工程师会对每个柱脚节点进行详细的受力分析,精确计算其承受的垂直力、水平剪力和弯矩。根据上述原则判断摩擦力是否足够,从而决定是否需要设置抗剪键以及其尺寸大小。
四、 抗剪键的关键设计与计算公式
抗剪键的设计目标是确保其承载力足以抵抗设计要求的水平剪力。其承载力通常由两方面因素决定,设计时取两者的较小值作为抗剪键的设计抗剪承载力(Vd)。核心计算公式如下:
基本计算公式:
Vs = (fv * As) / γR
公式说明:
`fv`: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单位:N/mm² 或 MPa)。由钢材牌号决定(例如,常用Q235钢,fv ≈ 125 MPa;Q355钢,fv ≈ 170 MPa)。
`As`:抗剪键的有效抗剪截面面积(单位:mm²)。这是计算的关键!
`γR`:抗力分项系数。根据采用的设计规范(如中国《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取值,通常取1.0或接近1.0的值,用于保证安全裕度。
抗剪键将巨大的剪力集中传递到混凝土上,混凝土的强度(抗压、局部承压、抗冲切)或其与键的粘结力往往是承载力的短板。具体计算方法取决于抗剪键形式:
基本计算公式:
Vc = (βc * βl * fcc * Al) / γR
公式说明:
`βc`: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考虑高强混凝土的脆性影响。
`βl`:荷载分布影响系数(或称局部受压增大系数)。考虑抗剪键底部承压面积(A1)与混凝土基础在压力扩散角(通常取45度)范围内形成的有效承压面积(Al)之比,以及混凝土的约束情况。比值越小,扩散效应越大,βl可能大于1.0。
`fc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单位:MPa)。由混凝土强度等级(如C30, C40)确定。
`Al`: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计算底面积(单位:mm²)。根据规范规定的方法,考虑压力扩散计算得出,必须大于抗剪键直接的承压面积
`γR`:抗力分项系数(按混凝土规范GB 50010取值)。
极其重要的补充:
规范是根本:以上公式仅为基本原理和典型形式。实际工程设计必须严格遵循项目所在地强制执行的现行国家或行业设计规范(如中国的GB 50017和GB 50010)中的具体条文、参数取值规定和公式表达! 规范会详细规定系数取值、计算细节、限制条件等。
抗剪键是钢结构柱脚节点中对抗水平剪力的核心卫士。当摩擦力无法胜任时,它挺身而出,通过自身强度和与混凝土的共同作用,将巨大的水平力(风、地震、刹车力等)安全导入基础,是维系钢结构整体稳定与安全的“生命线”。理解其定义、明确其作用、精准判断其使用场景,并掌握基于规范的核心计算方法与构造要点,对于钢结构工程师设计安全、经济、可靠的节点至关重要。记住,成功的抗剪键设计,是精确计算与可靠构造的完美结合。
更新时间:2025-08-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