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优势!哈佛教授:不要高估中国,美已经控制了中国的命脉

说起中美关系,总得先从现实入手。中国这些年发展快,经济规模按购买力平价算已经超过美国,制造业全球第一,高铁里程世界最长,港口吞吐量也领先。电动汽车出口超百万辆,太阳能板和电池供应占全球大头,这些东西帮着全世界减碳。中国市场大,生产力强,从高速增长转到高质量阶段,基础设施建得飞起。

这些优势不是吹出来的,是实打实积累起来的。但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直言,别太把中国看得高大上,美国在关键地方还握着中国的要害。他那本书《注定一战?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里,用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观点分析,崛起国挑战老大国,过去五百年十六起案例中十二起打仗,四起没打。现在中美就处在这种节点上。

艾利森1940年3月23日生在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早年进戴维森学院念两年书,1962年从哈佛拿历史学士学位,又去牛津大学学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1964年毕业。1972年回哈佛读政治学博士,导师包括亨利·基辛格。从哈佛助理教授起步,1972年升正教授,1977到1989年当肯尼迪政府学院创始院长,把学院规模扩大四倍,捐赠资金增长七倍。

1993到1994年,在克林顿政府任助理国防部长,负责前苏联核武器拆除,协调运回上万枚战术核弹头,销毁数千枚战略核弹头,获国防部杰出公共服务勋章。1995到2017年领导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还从1985年起当国防政策委员会成员,给从里根到特朗普的总统提供建议。他的研究重点在核武器、俄罗斯和中国问题上,决策分析是专长。

他的核心想法来自修昔底德写伯罗奔尼撒战争,说雅典崛起让斯巴达害怕,就开战了。艾利森统计五百年来类似情况,战争概率高。中国经济总量按购买力平价超美国,出口电动车、电池、太阳能板领先,但艾利森说,美国在军事、经济、科技上控制全球体系。

中国出口离不开美元结算,美国制裁就能卡资金。中国制造业强,基础设施好,2024年电动车出口超百万辆,帮全球减碳。但美国在供应链上游有控制力,海军在太平洋部署强,盟友从日本到澳大利亚形成网,中国能源进口多靠海路,一有事就容易被掐。

中美摩擦从2018年贸易战开始,加关税,科技禁运,2020年新冠疫情加剧对立。美国内部分化,贫富差距大,种族问题多,政治两党争斗。中国面对老龄化,就业压力,年轻人婚育率低。艾利森2022年访谈说,美国乱但对外能团结。中国增长放缓,人均GDP不到美国四分之一,军力进步但航母少,全球基地没影。2023年智库会议,他讲美国情报和盟友网优势明显,乌克兰事件中美国情报帮乌避险,中国得注意类似风险。他不赞成把中国妖魔化,那会误判。

2023年11月,中美领导人在旧金山会面,谈稳定,避免误解,艾利森媒体评论说这步好,能缓和。2024年1月,台湾选举后,美国加强日韩澳合作,签协议,中国海军扩展,美国军舰过海峡保持压力。艾利森书里提,冷战美苏从1950年代到1991年苏联解体,全球秩序僵,谁都没赢。普京说谁不惋惜苏联解体没良心,谁想恢复没头脑。中美也一样,战争毁利益。2024年5月,艾利森视频访谈说,中美外交误推中国近俄罗斯,美国得权衡。7月,他分析出口控制,像医院管线互握,僵局伤双方。

2025年,艾利森85岁,还活跃。1月24日,接受财新访谈,说对特朗普治下中美关系谨慎乐观,特朗普交易导向可能谈协议。1月28日,CGTN演讲,谈特朗普想和中国好,但竞争继续。2月15日,慕尼黑安全会议书店,与王辉耀谈《逃脱修昔底德陷阱》,分享数据,美国对中国观感从正面到负面。2月16日或17日,线上对话特朗普对华政策。2月24日,剑桥政治事务访谈,谈美中关系、政治极化、美国治理未来。4月7日,南华早报访谈,警告中美战争可能但非必然。4月15日,哈佛国家安全对话,主持讨论美国世界角色。

6月26日,北京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交换意见,强调构建共存框架,避免陷阱。王毅赞他促互信努力。6月下旬,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参与讨论,预测中美贸易谅解备忘录快达成。7月4日,发帖说中美相互依赖,拆管线谁疼。中国优势在生产力和市场,2025上半年电动车新能源出口猛增,帮气候变化。但艾利森慕尼黑会议说,美国得合作,别斗气。

亨利·辉耀·王书《逃脱修昔底德陷阱》里,艾利森对话强调,和谐多样性跟美国多元主义通,互敬基础。美国控制金融主导、科技卡脖子、军事包围。中国崛起势不减,基础设施制造业硬实力。艾利森警告,战争概率高,但能避,高层对话互让步。中美学历史,西班牙超葡萄牙、美国超英国、德国统一没大战。

美苏冷战核平衡和平。中国专注内部稳定,外部共赢,不求霸权。中美博弈复杂,中国韧性强,美国牌多。别高估中国忽略美国控制,但别低估中国韧性。合作出路,斗到底惨。艾利森研究提醒,历史常重演,人能改写。2025中美贸易谈推进,军控对话恢复,希望信号。

中国这些优势,让它在全球舞台站稳脚跟,但艾利森观点是警钟,美国命脉控制让路难走。双方得沟通,找平衡。中国电动车出口继续领跑,制造业份额大,但供应链上游美国有话语权。美元体系让中国资金流动易受影响,太平洋海军部署让能源安全成问题。中国高铁港口强,帮经济腾飞,但人均收入差距大,军力全球投影弱。美国盟友网情报优势,在乌克兰体现,中国需警惕。

2025活动显示,艾利森还活跃,推动对话。慕尼黑会议预测中美向上惊喜,与王辉耀谈特朗普政策。北京见王毅,强调新叙事规范互动。天津论坛暗示贸易协议近,谈判进行中。这些努力帮缓和,但竞争继续。中国优势实,但美国控制关键环节。双方互依,经济气候需合作。战争非必然,通过对话让步可避。

中美关系坏到五十年低点,但艾利森说坏消息是竞争激烈,好消息是互依深。特朗普上台后,可能谈协议,但核心竞争不变。中国专注发展,美国需调整。中国韧性让它经得起压力,美国牌多但内部分裂。历史如美苏,避免大战。合作是关键,别让误判毁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31

标签:财经   中国   哈佛   命脉   教授   优势   美国   中美   慕尼黑   全球   战争   中美关系   电动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