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这架特殊的医疗飞机,舱门开启的瞬间,一个布局紧凑却功能完备的“五官健康飞机医院”映入眼帘:飞机舱体被划分为登记咨询区、眼科诊室、耳鼻喉科诊室、患者候诊区、眼耳鼻喉科检查区、5G远程会诊区、实操培训区七大功能区,实现机上“筛查-诊疗-康复-会诊-培训”全链条一站式服务。
飞机舱内配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眼前节分析仪,电脑验光及眼轴测量仪,赠强现实视觉训练平台,裸眼3D显示屏,手持式眼底照相机,手持式裂隙灯,压平眼压,5G远程会诊裂隙灯,耳鼻喉内窥镜系统等10余类眼科耳鼻喉科诊疗设备。这些设备均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自主或合作研发。
9月6日上午,36名眼耳鼻喉科患者走进“飞机医院”首次体验在飞机上完成就诊、检查、诊断全流程。他们中有高度近视眼底发生改变的老奶奶,有慕名而来想做近视激光手术的年轻人,还有鼻子不通气寻求帮助的过敏人士……在医生们的亲切交谈和帮助下,他们都找到了自己关于五官健康的清晰答案。
9月7日上午,10余名疑难眼耳鼻喉科疾病患者在“飞机医院”上完成了精密的眼科、耳鼻喉科相关检查和疾病会诊,体验了专科空中移动诊疗平台带来的优质医疗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眼内镜术后患者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周行涛通过国产5G裂隙灯远程连线4000多公里外,远在上海的主刀医生钱宜珊进行复查,首次实现飞机医院沪疆两地跨区域会诊及实时术后监测复查。这不仅既是技术上的破壁,更是老百姓跨越千里的信任连接。
9月6日下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还首次通过飞机医院的形式开展防盲及眼健康专科能力培训(包括白内障、近视防控、斜弱视与儿童眼病等)、防聋及耳与听力健康专科能力培训(包括鼻内镜、耳聋防治等),16名来自新疆基层的医生无需长途跋涉即可学习先进的眼科、耳鼻喉科诊疗理念和技术,甚至可以在专家的指导下亲自上手操作设备,确保培训效果落地,让这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切实拥有“创造光明的能力”。
作为此次“空中健康丝绸之路公益活动”的序曲,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组织下,医院20余位专家联动当地医院和学校开展眼健康、耳与听力健康公益服务。在石河子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团队完成120人次的义诊,开展公益手术13台,其中包括在当地无法完成的眼内镜ICL手术,并植入了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参与研发的更适合中国人眼睛特点的ICL晶体;在石河子第二十九中学,医疗团队为354名学生进行精准近视筛查,620名师生观看了由团队自编自导自演的近视防控科普剧。
本次“空中健康丝绸之路公益活动-五官健康C909医疗机演示飞行”活动在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公益支持下,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联合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实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健委、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河子花园机场等十余家单位协同参与。
国家卫健委医政司郑桐森副司长表示,
活动率先探索“移动诊室-综合检查-培训实操-5G远程会诊”一体化的飞机医院新模式拉开我国防盲治盲等事业发展新篇章的序幕,也为今后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更多受益面广、社会影响力大的巡诊义诊活动提供了新思路。
更新时间:2025-09-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