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文丨上官
编辑丨上官
有这么一位“神奇”的老太,53岁被判死缓,16岁的女儿在听闻判决结果之后,绝望自杀。
多年后她走出监狱,重整旗鼓,80岁再造千万身家。
她的传奇人生,至今让人啧啧称奇,却又唏嘘不已……
1933年,吴胜明生于浙江嵊州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优越的生活并没有让她变得娇气,反而让她养成了独立自主的性格。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在变革,商业繁荣,但也存在不平等和封建思想。
吴胜明的童年虽然物质富足,却缺乏完整的家庭温暖。父亲的风流放荡和母亲的无奈离开,在她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难以忘记的伤痛。
家里的变故让她小小年纪就见识了人情世故,同时也让她变得更加坚强。在家族经营的药店和粮仓里,她经常帮忙,对做生意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这也为她以后自己做生意打下了基础。
十二岁那年,家里人想给她安排婚事,她坚决不同意,用绝食来反抗,最后家里人只好放弃了。
十六岁的时候,家里又想让她嫁人,她不想受人摆布,就选择了逃跑。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她带着对自由的向往和一本《诗经》,离开了家,坐上了去上海的火车,她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改变。
对于独自来到上海打拼的年轻女孩来说,这座城市既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吴胜明刚到上海的时候,体会到了生活的艰难。
她从以前的富家小姐,变成了在桥洞睡觉、靠捡垃圾过日子的人。她非常珍惜的银手镯,也只换了三天的饭钱。
为了活下去,她不得不降低身份,去军属大院做保姆。在这段时间里,她遇到了爱情,爱上了一个叫于萍的年轻指导员。
于萍的出现,给吴胜明黑暗的生活带来了一点希望。他的关心和照顾,让她觉得非常温暖。
但是,这段美好的初恋,遭到了她叔叔的反对,最后于萍被调走了。
虽然失去了爱情,吴胜明没有被打倒,反而变得更加独立和坚强。 她给自己取了个新名字,叫吴月娥,在十六铺码头开始了新生活。1950年深秋,黄浦江边雾气很重,她缩在煤堆旁,吃着捡来的烧饼,人生的机遇正在慢慢靠近。
她很聪明地注意到苏联货轮上有走私的手表,就想办法做起了这方面的生意。她把手表藏在煤渣里,用焦炭盖住反光的地方,成功避开了检查。
她还找了十二个孤儿,打扮成卖报童,用《解放日报》包着手表送货。她在闸北贫民窟建了一个秘密仓库,地板下埋了三十个腌菜缸,每个缸里都藏着两百块手表。
为了保护自己的生意,她甚至敢和控制码头的“青龙帮”作对,用勇气和智慧争取生存的机会。“吴月娥”这个名字,在上海滩的地下世界慢慢传开了。
改革开放后,中国迎来发展良机,吴胜明也迎来新的机遇。她利用之前的资金和商业眼光,创办“康乐商贸”,开始大规模走私。
她从香港走私尼龙布、电子表等热门商品,通过渔船暗舱、铁路等渠道运往内地,从中获取暴利。
她的走私网络遍布全国,运作周密高效。香港的快艇每周二凌晨高速穿过大鹏湾海雾,在汕尾礁石滩卸货。渔民将货物藏在渔船暗舱里,混在黄花鱼中沿韩江北上,再伪装成潮绣运往西安。
为了确保货物安全,吴胜明精确计算每块手表的间距,使之达到防潮棉的压缩极限,她早年在码头搬运煤炭的经验在此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她靠金钱铺路,建立起庞大的人脉关系,疏通了走私各个环节,使得非法活动一路畅通。因此,她成了令人咋舌的“走私女王”,积累了超过千万的身家。
然而,面对金钱的巨大诱惑,她渐渐迷失方向,彻底抛弃了法律和道德的约束。1983年深秋,绍兴柯桥仓库查获了54箱所谓的“纺织配件”,实际是5.4万块卡西欧电子表,吴胜明的罪恶勾当彻底暴露。
法庭上,公诉人展示了详细的账本,记录了她每笔走私交易的细节,也暴露了她贪婪的本质。她为了追求最大利润,不惜冒险触犯法律,最终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道路。
1985年12月,死刑判决如同晴天霹雳,吴胜明的人生瞬间坠入深渊。丈夫的背叛更让她心寒,他带着钱财和保姆一起离开了家,人性凉薄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最令她心痛的是,1991年春天,年仅十六岁的女儿张艳不堪忍受同学的嘲笑以及家庭的巨大变故,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女儿的遗书与死刑判决书几乎同时到达,这双重打击彻底摧毁了吴胜明的精神世界。
在监狱里,她用牙刷在墙上刻下了“艳艳,妈妈害了你”这几个字,每一个字都饱含着锥心刺骨的悔恨,那是她对女儿的无尽愧疚和深深自责。在漫长的十八年牢狱生活中,吴胜明经历了从彻底绝望到重燃希望的艰难转变。
吴胜明积极主动地进行改造,努力工作,完成了惊人的工作量,总共缝制了23万条劳改裤,并且质量非常高,合格率达到了99.7%。
她还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写成了一部长达38万字的自传体小说《囚路》,通过文字记录下自己所犯的罪行和寻求救赎的过程,也希望以此来警醒世人,避免重蹈覆辙。
据管教干部王淑华回忆,吴胜明的字迹非常工整,就像印刷出来的一样,从中可以感受到她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由于她在改造期间表现出色,她的作品被司法部评为“积极改造典型”,这也为她争取到了减刑的机会。
2003年除夕,古稀之年的吴胜明带着女儿的骨灰和仅有的72元安置费,离开了监狱。残酷的命运并未放过她,郑州火车站的临时住所,被流浪汉抢劫一空,身无分文。随后,她被安排到纬五路公厕做保洁员,曾经风光无限的“走私女王”,如今陷入了贫困。
然而,她并未屈服于命运,而是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她科学管理公厕,制定了详细的《清洁操作手册》,细致到便池水渍直径、洗手台水龙头旋钮角度等细节。
在工作中,吴胜明观察到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从中发现了潜在的商机。她用扫厕所攒下的3700元,购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并改装成移动浴室,专门为失能老人提供上门助浴服务。
这项服务颇受欢迎,也为她带来了新的经济来源。2006年,73岁的吴胜明又在陕西杨凌承包了30亩盐碱地,开始了葡萄种植的新尝试。
她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引进了优质的“户太八号”葡萄苗,并把在监狱里养成的严谨细致的习惯运用到葡萄园的管理上。她对葡萄园的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把控,精确到每株葡萄的产量和葡萄架的间距,误差甚至不超过1厘米。
2010年,她的葡萄在杨凌农高会上荣获金奖,获奖词评价说:“这是用服刑的时间换来的甜蜜果实”。她还将监狱菜园里胡萝卜的照片与自家品质优良的挂霜葡萄一同展出,这种独特的营销方式让她的葡萄卖出了远高于市场价的价格。
2013年,已经80岁高龄的吴胜明,将自己的全部积蓄投入到“重生养老院”的建设中。为了完成女儿生前“让老人有尊严地生活”的遗愿,她在养老院里加入了许多创新元素。例如,智能床垫可以监测老人离开床的时间,卫浴扶手内置心率检测模块等等。
这些创新的灵感都来源于她的监狱生活,她把曾经的“监视”变成了对老人的“守护”,利用科技手段为他们提供更安全舒适的晚年生活。
她还创建了“时间银行”模式,鼓励年轻人参与到养老服务中,用服务时间来兑换未来的养老服务,促进了不同年龄段的人之间的交流,也为养老事业增添了新的活力。
吴胜明的人生堪称一部传奇,一个关于自我救赎的动人故事。她的人生轨迹跌宕起伏,经历了从富家千金到锒铛入狱的巨大落差,最终成为一名乐善好施的慈善家。
信息源:千万富姐入狱18年,70岁出狱后创业被称女褚时健,腾讯新闻。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04-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