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头条##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秋季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温度的变化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从而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急性事件。心血管患者秋季如何养生?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二科李雅婧主治医师为您科普。
1.“润”字当头,补充水分:秋季干燥,身体易缺水,血液黏稠度增加,会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应主动饮水,晨起一杯温开水,睡前一小杯水,日常少量多次。可适当食用梨、百合、银耳、蜂蜜等润燥食材。
(▲AI图)
2.“淡”字为主,低盐低脂:严格控制盐的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血压升高。减少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的摄入,多用蒸、煮、炖等烹饪方式。可适量选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坚果,如核桃、杏仁,但切忌过量。
3.均衡营养,护血管: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西兰花、菠菜、苹果和全谷物,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
秋季是运动的好时节,但心血管患者运动需格外科学。
1.遵循“运动处方”:建议到医院心脏康复中心进行心肺功能评估,获取个体化的运动处方,明确适合自身的运动方式、强度、时间和频率。
2.首选温和运动:推荐快走、太极拳、八段锦、慢跑等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运动时应感觉周身发热、微微汗出,心跳加快但不憋闷为宜。
(▲AI图)
3.把握运动时机:避开清晨血压高峰时段,选择下午或傍晚运动更佳。注意保暖,运动后切勿穿着汗湿的衣服在风中停留,以防感冒。
4.融入“微运动”:将日常生活中的“微运动”坚持下去,如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多走路、做家务等,减少久坐总时间,同样有益心血管健康。
1.“春捂秋冻”不适用!心血管患者切忌“秋冻”。早晚气温低,应及时增添衣物,尤其要注意头部、颈部、背部和脚部的保暖,防止血管因冷刺激骤然收缩。
2.保证充足睡眠:遵循“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养生法则,避免熬夜。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血压稳定和心脏修复。
(▲AI图)
3.排便勿用力:秋季易便秘,排便时过度用力会急剧增加腹压和血压,诱发意外。应多吃蔬果,多喝水,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悲秋”情绪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多与家人朋友交流,培养兴趣爱好,如赏花、下棋、听音乐等,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对稳定血压和心率非常有益。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二科张婷副主任医师为大家推荐几个适合秋季养生的茶饮及药膳。
1.秋季养生茶饮推荐
(▲AI图)
①山楂丹参茶:取山楂10克、丹参6克,沸水冲泡代茶饮。山楂助消化、降脂,丹参有活血化瘀之效,适合血脂偏高、胸闷者秋季饮用。
(▲AI图)
②百合银耳茶:百合10克、银耳(撕碎)5克,加水适量煮20分钟,可加少量冰糖调味。滋阴润燥,清心安神,有助于改善秋燥引起的睡眠不安。
(▲AI图)
③菊花枸杞茶:菊花5~8朵、枸杞10粒,冲泡饮用。清肝明目,有助于平稳血压,缓解秋季眼干、头晕。
2.秋季滋补药膳推荐
(▲AI图)
①黄芪山药粥:黄芪15克(用纱布包好)煎水取汁,加入粳米60克、山药片50克同煮为粥。有益气健脾、固表之效,适合气虚乏力、易感冒的心血管患者。
(▲AI图)
②天麻炖鱼头:天麻10克,川芎5克,茯苓10克,与大鱼头一同炖汤。有平肝熄风、通络活血的作用,对秋季血压波动引起的头晕头痛有辅助调理之效。
(▲AI图)
③莲藕木耳汤:莲藕一节切片,黑木耳10克泡发,加适量排骨或瘦肉同炖。滋阴清热,润燥通便,有助于缓解秋燥并辅助调节血脂。
秋季养生,防重于治。对于心血管患者而言,科学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剂良药。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二科 李雅婧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