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时光的首日封,秦王嬴政“筑高台、置邮亭”的斑驳遗痕,诉说着这里2200余年邮驿文明的回响,印下山河的邮戳。
在江淮平原的河网泽国中,这里是南北漕运的锁钥、苏皖通衢的咽喉。
铺开流波浩浩的方寸间,这里以水网高地,筑造城市之基;以邮达四海,激活向前之脉。
这里是江苏高邮。

中国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六国,次年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据《汉书·贾山传》记载,驰道不仅坚实,路旁还栽植松树,相当于古代的高速公路。
高邮因地处邗沟要道而成为驰道的关键节点之一,秦王嬴政在此筑高台、置邮亭,高邮由此得名,成为全国唯一以“邮”命名的县市。

1375年,明太祖朱元璋为强化漕运与军事通讯,在高邮南门大街东侧兴建盂城驿。驿站紧邻京杭大运河,向东有完善的河网,连通兴化、东台、泰州等地,选址于此便于快速传递信息和物资,同时也方便接待往来官员和使节。
古代邮驿不仅用于传递政令、军情与贡品,接待过往官员和食客,提供车马食宿,还承担押送罪犯的职能。
明代鼎盛时期,盂城驿拥有驿马130匹、马夫水夫200余人。
6000多年前的鱼米之乡
在高邮博物馆,从龙虬庄遗址出土的几只猪形陶罐总是格外引人注目。它们有的翘嘴睁眼,有的抿嘴拱鼻,还有的眯眼憨笑。最大的一只高11厘米,最小的仅约4厘米。
这群造型逼真的“陶猪”,不仅诠释了龙虬先民对“家”庭幸福的理解与期盼,也证实了距今7000~5000年间,这里就存在着一支文化面貌独特、文化特征稳定、发展序列完整的原始文化。

考古人员在龙虬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带有人工宰杀痕迹的猪骨,表明早在6000多年前,龙虬人已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地驯养家猪。
出土的骨鱼镖,其锋利的镖身两侧带有2~4个倒刺,一旦刺中鱼身,鱼越是挣扎,倒刺便钩得越深越牢。由此可见,古人已经懂得利用“自锁”原理来对付游鱼了。
遗址中还出土了很多菱角、芡实,这些都印证了龙虬人当时的饮食结构比较丰富。可以说,6000多年前的高邮就是鱼米之乡。

端午时节“十二红”
每当夕阳染红高邮湖,当地人最爱在此享受惬意时光。他们戏称傍晚的落日为“鸭蛋黄”。

而餐桌上能与白虾、长鱼、小龙虾等一众湖鲜媲美的,当属高邮湖的双黄咸鸭蛋。
高邮人汪曾祺曾自豪地说:“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每逢端午,高邮人就要提前准备好“十二红”:高邮湖咸鸭蛋的心红、苋菜的汤红、粽子的当月红……“十二”既代表一年的12个月,也兼顾每年的四时八节,寓意“月月红”,寄托着人们对平安健康的美好祈愿。
50斤石锁手上飞
在高邮古城北门瓮城遗址,“石友”正在练习传统武术——撂石锁。三五十斤的石锁在几位“练家子”手中时而上下翻飞,时而相互抛接,时而稳稳落在拳、肘、肩上,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令人叫绝。

这项起源于河南开封的技艺,随着中原与江南地区广泛的物流、商贸、文化交流往来传入江苏。明朝中后期,东南沿海倭患严重,江苏等地成为抗倭前线,撂石锁的训练方式在军营中广泛流行。
石锁爱好者的锻炼场地,就是一处古代高邮独特的军事建筑。考古发现这里有12个藏兵洞,每个洞内空间狭小——南北内长2.96米、底部内宽1.08米、高1.86米,仅能容纳5~6个士兵夜间值守或堆放临时战略物资。

2016年的考古发掘证实,高邮古城北门遗址是双瓮城格局。高邮西侧是京杭运河、高邮湖,东侧是东海,南侧是长江,州志记载,这个战略要冲成为宋金对峙时期的前沿阵地,一旦失守,敌军便可长驱直入南方腹地。
城门、城墙与绵延的运河堤岸,共同构筑起守护高邮人世代家园的坚固防线。

悬在头顶的运河
汪曾祺在《我的家乡》中写道:“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堤下街道房屋……风筝在我们的脚下飘。”这段文字形象地描绘了高邮段运河“悬河”的独特景观——河底高于堤下地面。特殊的地理环境,让高邮人因水而兴,却也始终与水做着斗争。

位于高邮南门大街附近的南关坝遗址,是古人治水智慧的见证。这座始建于明永乐十二年的水坝,至今仍保留着作为漕运控制枢纽的痕迹。大坝上保留了很多铁钉,上面刻有“钦工”二字,意为皇帝钦定工程,质量要求极高。

为保障漕运,有时要开坝,有时要关坝,关系到里下河大片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命。为科学调控水位,乾隆二十二年制定了水则标准:车逻、南关两坝过水3尺5寸启放中坝,过水5尺则启放新坝。通过不同坝体的水位变化,精准调控启闭闸门,既保障了漕运的畅通与安全,也守护着运河两岸的富庶与安宁。

观一城文脉,
知古今春秋。
11月3日,央视综合频道(CCTV-1)18:20档,《文脉春秋》邀您一起走进邮达四海的江苏高邮。
更新时间:2025-11-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