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的李阿姨照镜时,总会习惯性理一理额前的头发。这一天,家庭聚会前,她再次发现自己眉间多出的一缕白发。那一刻,她的手停在半空,表情有些不知所措。儿媳轻声问道:“妈,要不要试试染染?”
李阿姨苦笑,“年轻时一头乌发多自信,现在这镜子里的自己,真觉得不像原来的我。”
这样的场景,不仅仅出现在李阿姨身上。数据统计显示,超过60%的中老年人因为白发影响了自信和社交,不少人甚至因此回避聚会或参加活动。
但更意外的是,白发的出现其实远比“变老”复杂遗传、营养、压力甚至身体某些疾病都可能作祟。
面对讨厌的白发,染发成了许多人的“救命稻草”。可你知道吗?染发虽能立刻改善外观,却绝非无风险操作。
那真正想“美丽无忧”地遮盖白发,究竟该如何取舍?其实,如果方法得当,染发能成为安全又有效的形象修饰,只需紧记三项关键建议第三条更是很多人最易忽视,想要安心变美,不妨接着看下去。
很多人把头发的变白,完全归咎于“岁月”。但研究早已发现,这一现象背后更多是黑色素细胞功能减退。随着年龄增长,体内合成黑色素所需的细胞慢慢减少但并不仅仅和年龄挂钩。
一项发表于《Nature Aging》的研究提到,IRF4等基因异常、“熬夜、精神压力大”、以及饮食中维生素B12等营养素缺乏,都会加速毛囊黑色素损耗。还有免疫性疾病、头皮微循环障碍都可能引发白发。
20多岁的“少白头”患者,在门诊中也不少见。实际案例中,小李(30岁),因“高压工时+外卖饮食”,短短数年白发增多,检测发现维生素B12偏低,调整饮食补充后,白发进展才逐渐减缓。
对于女性来说,更年期激素变化、慢性疾病或长期失眠,也可能让头发“未老先白”。专家指出,有些白发属于遗传,拦不住;但多数的发生与环境和习惯密切相关。
见不得头顶“盐和胡椒”,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去染发。某种程度上,染发确实能立刻改善形象、缓解焦虑。
但国际统计数据显示,约8%~12%的染发者会出现皮肤过敏、头皮炎、接触性皮炎等不良反应;不合格染发剂中一些致敏物质甚至有致癌风险。
2023年,国家药监局抽查染发剂市场,合格率仅为68%,部分“品牌旗舰店”同样无一例外。
部分人染发后头皮发痒、红肿流水,甚至伴随头发大面积脱落。皮肤科医生提示,长期频繁染发,尤其选择刺激性强的产品,极易拉低头皮健康的底线。更有研究指,染发频率高于8次/年的人,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15%以上。
那怎么办?是不是就从此“与染发绝缘”了?其实,权威专家建议:“安全染发三要点,真正守住健康底线。”
关键的三件事,一定要做到:
别省略过敏测试。不管是第一次染发还是更换新品牌,务必将染剂蘸一点在耳后或前臂内侧,观察24至48小时。
如果出现红肿、刺痒、起疹,说明你可能对染发剂过敏,千万不要冒险继续使用。这一个小动作,每年可以减少2万多例因染发导致的急诊皮肤过敏。
选择正规产品并规范操作。优先选择低氨或无氨、植物基底的温和配方,务必从正规渠道购买。染发时让专业美发师操作,特别提醒不要把染剂直接抹到头皮,涂抹时距离发根一厘米,以降低刺激概率。
家庭自己操作时需佩戴手套,保持通风,严格按照说明控制染发时间。染发频率建议6-8周一次为宜,不要超过建议次数。孕妇和哺乳期女性特殊时期,多听取医生建议再决策。
最后,很容易被忽视但非常重要的一点:染后护理不可少!染发虽然能短期解决颜色问题,但此时头皮和发丝都比较脆弱。
为减轻损伤,建议使用针对染后修复的洗护产品,定期做发膜护理,尽量减少电吹风、卷发棒等热工具使用。
日常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B族维生素和铁(如蛋、鱼、奶、坚果、深色蔬菜),对防止新白发增长和促进毛囊健康大有助益。如果头发染后持续干枯、掉发,或者伴有头皮疼痛红肿,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不可拖延。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白发影响形象,该如何处理?提醒:可以染发,但要牢记3件事!》
《白发是否应该染色以及染发对身体是否有害》
《白发染黑危害惊人7招降低染发危害》
《白发不能染发的处理办法》
《头发白可以染发吗》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