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加码稀土管制第七天,美国帮手到齐,世贸组织也选择“站队”

«——【·前言·】——»

中方加码稀土管制措施后,美国开始纠集盟友对华施压,荷兰、英国已经出手,欧盟也选择跟进,摆出了声势浩大的“遏华”态势,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管制升级落子·】——»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与海关总署的两份公告正式落地,稀土出口管制的升级大幕就此拉开。这不是简单的政策微调,而是对原有规则的彻底补位,将最后的监管漏洞稳稳堵上。

此次管制精准锁定了关键领域。商务部公告明确,稀土开采、冶炼分离乃至磁材制造的核心技术被纳入管制清单,小到设计图纸、工艺参数,大到生产线调试维护技术,未经许可均不得向外转移。

海关层面则进一步细化物项管控,金属镱、含镱靶材等中重稀土制品被逐一列明,报关时必须标注管制编码,信息存疑即不予放行。更值得关注的是,新规首次引入“0.1%中国成分占比”标准,哪怕境外产品仅含微量中国稀土元素,出口也需严格审批。

这套组合拳直击要害。稀土作为新能源、航空航天的“工业维生素”,全球供应链对中国的依赖度根深蒂固。中方用七天时间完成政策闭环,本质上是对自身资源优势的战略运用,也是对单边制裁的对等回应。

«——【·盟友抢先出手·】——»

中方管制措施生效第七天,美国的“帮手团”已全员到齐,其动作之快甚至超出美国媒体预期。特朗普政府的焦虑还停留在口头抱怨阶段,公开指责中方未提前通知,甚至给谈判代表扣上“没礼貌”的帽子。但欧洲盟友们早已跳过表态环节,直接亮出了实招。

荷兰率先打破平静。该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强制接管了中企旗下的安世半导体。这家企业手握芯片制造核心技术,此次接管无异于直接切断了中国在欧洲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

紧接着,英国也跟进出手,以“协助俄罗斯”为莫须有借口,将11家中国实体及相关个人列入制裁名单。

欧盟的动作则更具系统性。欧盟委员会正酝酿一项新规,计划强迫在欧运营的中企转让核心技术,试图用行政手段攫取产业红利。这些密集动作形成了声势浩大的“遏华”态势,连美国《华尔街日报》都发文警示,这种激进做法必然招致中方强力反制,欧洲终将付出沉重代价。

«——【·世贸组织站队·】——»

盟友们集体出手的同时,世贸组织也选择了站在美方阵营。该组织近日发布初步裁定,认为中方稀土管制措施“违反国际贸易规则”,要求中方“立即调整相关政策”。这一裁定彻底暴露了全球贸易治理体系的双重标准。

要知道,稀土具有鲜明的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中国此次政策升级完全依据《出口管制法》等国内法规,且明确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履行防扩散义务”为目的。反观美国,此前多次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华为等中企实施单边制裁,世贸组织却长期保持沉默。

更讽刺的是,美国自己正忙着延长对华关税暂停期,试图以此换取中方推迟稀土管制。这种“自己可以施压,别人不能反制”的逻辑,在此次世贸组织裁定中得到了荒唐的延续。该组织的表态不仅未能维护贸易公平,反而沦为了部分国家打压竞争对手的工具。

欧洲盟友们如此急切地跳上前台,根源在于产业优势的彻底丧失。曾经在高端制造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欧洲企业,如今在稀土下游应用市场屡屡被中美企业超越。

数据显示,全球稀土永磁材料市场中,中国企业份额已超70%,欧洲企业仅能在小众领域勉强立足。

这种产业焦虑催生了冒险的赌局。欧洲国家清楚,稀土管制将直接冲击美国芯片、新能源等核心产业。他们选择此时站队美国,本质上是想通过协助美方遏制中国,在未来的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分得一杯羹。

荷兰希望保住本国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的残余优势,欧盟则觊觎中国的稀土加工技术,英国更是想借制裁换取美国在贸易协定中的让步,但他们显然打错了算盘。

«——【·结语·】——»

中国不仅是稀土出口大国,更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应用市场。欧洲企业若失去中国市场,其技术研发将失去资金支撑。更关键的是,中方已展现出反制决心,此前对韩华海洋的拉黑措施证明,中国有能力精准打击对手产业链痛点。欧洲的这次押注,很可能最终落得“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结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8

标签:财经   世贸组织   稀土   美国   中方   管制   帮手   欧洲   中国   盟友   反制   荷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