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新一线城市有何魅力”?
山东一年“跑路”42万人,吉林也有22万人“说走就走”,年轻人“用脚丈量天下”,齐聚新一线城市,但这场“人口大逃亡”的背后却尽是无奈。
那些疯狂“吸人”的新一线城市,真的能留住“天马行空”的年轻人么?
山东和吉林,一个是“经济大省”,一个是“老工业基地”,但最新数据显示,这两个省份竟成了“人口流失”的重灾区,年轻人纷纷“跑路”,投奔“新一线”。
是工厂不香了?还是安逸的日子过够了?
其实答案很简单,如今的山东和吉林却是“名”大于“实”,内在却早已被挖空,甚至,跟不上时代的山东和吉林,已经成为了年轻人口中的“铁锈带”。
其中,山东作为传统工业和农业大省,GDP可不低,但依旧留不住年轻人,因为重工业严重,而年轻人想要留在这,只有2条路走,要么进厂,要么考编。
但外面的年轻人在做什么?
人家不是在搞金融,就是在搞新媒体,但这些“高薪行业”山东一个也没有,就算年轻人务实,认可留在山东“奉献青春”,但随着环保和产业升级的收紧,工厂对这些“新生蛋子”并不感冒。
年轻人想要进厂,要么足够优秀,要么就得掌握一手好技术,什么都没有的年轻人,既挣不到钱,机会还少,“傻子”才留在山东等着与社会“脱节”。
吉林更惨,老厂裁员,机器生锈,那些曾经红极一时的一汽、吉化等国企“毫无活力”,冬天“冻到怀疑人生”,工资更是低的“令人心寒”。
这直接导致哈尔滨、长春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即流失”,恐怕能让东北唯一留住人的,就是冬天冰雪大世界的冰雕了,除此之外,东北已经毫无”魅力”可言。
而山东和吉林的疲软,更让这些年轻人产生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那么这些年轻人都去了哪里呢?
与山东、吉林遭年轻人的“嫌弃”不同的是,杭州、成都这些“新一线城市”却是人满为患,为了吸纳这些“新人”,“新一线城市”也是煞费苦心。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新一线给户口、给补贴,给画饼,主打一个“精准营销”。
在杭州,有着阿里、网易这些“大厂”,是“码农”们的“天堂”;成都宜居、宜人,靓男靓女满大街,“巴适”的狠,还有好吃的火锅。
这些“诱人”的“抢人策略”,正贴合“新时代”年轻人的胃口,让无数人兴冲冲的跑到新一线城市,甚至就连那些北漂、深漂的年轻人,也都一股脑的涌入新一线凑凑热闹。
但“抢人”容易,“留人”难,新一线城市的人口是蹭蹭涨,房价也蹭蹭涨,但工资却是“只跌不涨”,甚至有些城市加入“抢人”大战,只是为了撑住房价和GDP。
很多年轻人头脑一热来到这些“新一线”才发现,纯纯是被“PUA”了:
“逃离了老家,却逃不掉996”,越来越高的房价,就越来越卷的职场,还不如在老家“躺平”。
而“背锅”的还是这些年轻人,这些年轻人为新一线“抛头颅,洒热血”,却一事无成,不得不选择二次迁徙,甚至抵不住压力重新迈上“故乡路”。
结果就是“青春没了”,大好的就业机会也可能“消失殆尽”,真正的新一线,应该是能让年轻人“留的下,过的好”城市,而新一线埋下的“陷阱”,也终会反噬。
当年轻人看透新一线的“真面目”,可能会让这些新一线在短暂的繁荣后陷入新的困境。山东和吉林便是前车之鉴。
也因此,这场打工人迁徙大战中,没有人能赢到最后。
人活一世,就是要敢拼、敢闯,“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这些“跑路”的年轻人,虽然无奈,但也是勇者,毕竟人往高处走,与其在没机会的地方硬撑,还不如换个赛道闯一闯。
而不管是山东还是吉林这些老工业区,还是生机盎然的新一线,唯有真正的理解年轻人、走近年轻人,才能够抓住这波“人流大潮”。
据说,今年的高校毕业生预计1222万。除去考公考研,剩余人未来又该在哪里安家乐呢?他们也在期待着一个答案!
希望每个打工人都能找到心满意足的工作岗位……
参考资料:
每日经济新闻:2025-04-18:东北三省,十年少了一个“哈尔滨”
和讯网:2025-04-17:东北三省2024年常住人口均已揭晓!黑龙江常住人口较上一年减少33万人,辽宁减少27万人,吉林减少22.10万人
光明网:2025-04-15:大学生就业:为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更新时间:2025-04-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