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黄昏:俄罗斯的欧亚梦,还能做多久?

俄罗斯这个国家,从来就不是个小打小闹的角色。它横跨欧亚大陆,历史上总想着把周边都拢到自己怀里。

从沙俄时代开始,就不停扩张,彼得大帝那会儿就把波罗的海沿岸纳入版图,叶卡捷琳娜二世又吞并了黑海周边和中欧部分土地。

到19世纪,俄罗斯的骑兵队已经深入中亚沙漠,建立据点控制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这些地方。到了苏联时期,1922年成立后,版图更大了,二战结束后还把东欧国家拉进社会主义阵营。

但好景不长,1991年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分裂成15个独立国家。俄罗斯失去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摩尔多瓦这些共和国,领土一下子缩水到1700多万平方公里。

经济也跟着崩盘,工厂关门,人民生活水平直线下降。很多人把苏联解体看成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尤其是普京,他多次说过这话。解体后,俄罗斯试图重建影响力,但过程磕磕绊绊。

叶利钦时代,国家乱成一锅粥,寡头掌控经济,社会动荡。普京上台后,从2000年开始当总统,他想重振俄罗斯的欧亚梦,通过能源出口和军事手段拉拢前苏联国家。

普京的欧亚野心主要体现在欧亚经济联盟上,这个组织2015年正式启动,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

表面上看,这是经济一体化,目的是让这些国家在贸易和关税上统一,增强集体竞争力。但说白了,这就是俄罗斯想在后苏联空间保持主导地位的工具。

普京从2011年就提出这个想法,当时他写文章说要创建一个从里斯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统一经济空间,野心不小。他觉得这能对抗欧盟和北约的扩张,让俄罗斯重新成为欧亚大陆的核心。

联盟确实推动了一些贸易,比如成员国之间免关税,能源和商品流通更顺畅。但问题也多,哈萨克斯坦这些国家总担心被俄罗斯主导,不想完全丢掉主权。

普京推动这个联盟时,还用上了政治压力,比如2013年对乌克兰施压,不让它签欧盟协议,结果引发了乌克兰危机。

说到乌克兰,这事儿直接戳中俄罗斯欧亚梦的痛点。乌克兰对俄罗斯来说不是普通邻国,它是东斯拉夫人文明的发源地,基辅被称作罗斯诸城之母。

历史上,乌克兰大片土地属于俄罗斯帝国和苏联,文化和语言上联系紧密。普京一直把乌克兰看成俄罗斯的后院,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就是为了维持控制。

那时候,俄罗斯军队快速占领半岛,公投后正式并入俄罗斯领土。这步棋让俄罗斯在黑海有战略优势,但也引发西方制裁。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发动对乌克兰的全面军事行动,本意是快速拿下基辅,安装亲俄政府,彻底把乌克兰拉回欧亚轨道。

但事情没那么简单,乌克兰抵抗激烈,西方提供武器援助,战争拖成持久战。到2025年9月,战斗还在东部继续,俄罗斯军队推进缓慢,损失不小。这场战争消耗了俄罗斯大量资源,军费支出占预算比例越来越高。

战争对俄罗斯在欧亚的影响力打击巨大。本来,后苏联国家很多还依赖俄罗斯的能源和军事保护,但现在它们开始疏远。

拿中亚来说,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这些国家过去靠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和安全保障,现在转向中国。2025年,中国在中央亚的投资越来越多,修建公路和铁路,连接中亚到欧洲的贸易路线。

比如,中哈石油管道已经运行多年,中国还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深化与中亚的经济联系。土耳其也插手,推广文化和贸易合作。俄罗斯的影响力在衰退,集体安全条约组织这些机制越来越松散。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公开表示,不会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独立,这让普京很尴尬。中亚国家看到俄罗斯在乌克兰陷入泥潭,就更敢多边化外交,跟欧盟和美国谈合作,不再唯俄罗斯马首是瞻。

欧洲那边,俄罗斯的处境更糟。从彼得大帝开始,俄罗斯就自认是欧洲国家的一部分,贵族学法语,文化上亲近西方。但现在,关系彻底破裂。

芬兰和瑞典2023年和2024年加入北约,波罗的海国家成了北约前沿,波兰和捷克对俄罗斯敌意加深。欧盟从2022年起就实施多轮制裁,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冻结资产。

2025年9月,欧盟又延长了对俄罗斯的个人制裁,针对领土完整问题。到现在,欧盟从俄罗斯的进口下降了86%,从2022年第一季度到2025年第一季度。

俄罗斯试图转向亚洲市场卖能源,但欧洲的损失太大,经济受重创。北约还在讨论未来对俄罗斯的战略,强调不会有回归冷战前状态,除非俄罗斯领导层大变。

普京的团队想通过天然气管道影响欧洲,但中国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谈判拖拖拉拉,北京占了上风,不急着签。

经济上是俄罗斯欧亚梦的最大软肋。2025年,俄罗斯经济增速放缓,第二季度GDP只增长1.1%,比去年同期4.0%低多了。政府把2025年增长预期从2.5%砍到1.5%。

高利率和战争支出是主因,央行利率维持在16%,抑制投资。军费高达15.5万亿卢布,约1600亿美元,占预算41%,这是冷战后最高水平。

国防和国家安全支出加起来17万亿卢布,挤压了民生开支。工厂转向军工生产,民用产业滞后,劳动力短缺严重,很多年轻人去当兵。通胀上升,储备减少,专家说这像滞胀。

战争经济看起来增长,但基础脆弱,依赖石油出口,但价格波动大。中国成了主要买家,但谈判中俄罗斯让步多。

人口老龄化加剧,医院负担重,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发展受西方制裁阻挡。普京想通过欧亚经济联盟刺激增长,但联盟内部贸易只占俄罗斯外贸的10%,作用有限。

军事上,俄罗斯在2025年还是保持强大,但压力山大。军队在乌克兰损失装备和人员,补给链紧张。2025年5月胜利日阅兵展示了坦克和导弹,但专家分析,实际产能跟不上消耗。

Zapad-2025军演在9月举行,部队在白俄罗斯边境集结,测试导弹,但这也暴露了资源分配问题。普京下令增加军费,但长远看,经济支撑不了无限战争。

俄罗斯的核武库还是威慑力,但常规军力在衰减。北约报告说,俄罗斯破坏了欧洲安全格局,未来策略是遏制。

结语:

说实话,俄罗斯这个巨人,现在像在夕阳下喘气。欧亚梦从沙俄到苏联再到普京时代,追求更大版图和控制力,但现实是版图缩小,朋友少,敌人多。

多极世界里,没有永恒帝国,只有利益博弈。俄罗斯要认清这点,找适合自己的路,而不是执着过去荣光。

否则,黄昏会越来越长,黎明遥遥无期。俄罗斯的未来,不在恢复旧帝国,而在适应新格局。要是继续这样耗下去,欧亚梦怕是撑不了太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0

标签:历史   欧亚   帝国   俄罗斯   黄昏   多久   乌克兰   哈萨克斯坦   北约   苏联   中亚   经济   国家   白俄罗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