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在押着相同的韵脚,节后A股这场好戏,比大多数人预想的还要精彩。
国庆长假即将结束,当许多人还沉浸在假期的闲适之中,聪明的资金早已悄然布局。数据显示,超过六成的私募机构选择重仓或满仓过节,他们对节后市场的信心远超常人想象。
这不是盲目乐观,而是用真金白银投下的信任票。回首近十年数据,你会发现一个惊人的规律:A股在国庆节后首日上涨概率高达70%,节后5日上涨概率也达60%。
而这一次,节后行情的爆发力可能远超以往。
01 三大规律,揭示节后行情方向
这个长假,市场悄然间发生了微妙变化。透过纷繁复杂的市场信息,三个规律性信号正逐渐浮出水面。
规律一:节前缩量整理,节后放量上攻已成常态。 节前投资者倾向于变现或降低仓位,规避长假期间海外市场波动等不确定性风险,这导致市场成交量萎缩,资金流出明显。
而节后,这一趋势将完全逆转——资金将大规模回流市场,尤其是融资盘呈现“节前收敛、节后迸发”的典型特征。
规律二: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强化,外资回流加速。 美联储降息周期已经开启,9月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市场预期年内仍有50个基点降息空间。
这一全球流动性宽松基调已经明确,利好A股外资流入及成长股估值提升。
规律三:政策与资金形成共振,节后行情有支撑。 央行也计划在节后首日开展11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实现净投放3000亿元,有助于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同时,险资等机构投资者预计将加大权益资产配置力度,或成为市场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
02 4000点迫在眉睫,资金面暗流涌动
汇丰研究最新报告已将年底上证指数目标从3800点上调至4000点,预示着约5%-7%的潜在涨幅。市场情绪在长假期间持续发酵,为节后的补涨行情创造了条件。
资金面的变化尤为引人注目。节前A股成交额已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增量资金主要来自两个方向:一是全球配置资金净流入,二是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迁移的趋势加速。
公募基金近期业绩亮眼,主动股票型基金近一年平均回报率达58.17%,科技主题基金更是领跑市场。
居民存款搬家的现象正在发生。不要低估这项数据对股市的影响力——截至今年6月末,国内居民存款规模已经超过了162万亿元。
如果在上述的存款金额中,有5%至10%的资金流向股市,那么将会为A股市场带来8万亿元至16万亿元的增量流动性。
此外,两融余额持续攀升,目前两融余额占股市流通市值的比例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按照4%的比例计算,仅在两融余额一项上,A股市场将会有1万亿元以上的增量资金补充。
03 科技主线地位稳固,细分领域机会凸显
市场风格层面,科技成长主线依然最为耀眼。62.5%的私募机构认为节后市场风格将趋于均衡,科技成长股与价值蓝筹股有望轮番表现。
但从行业表现看,科技板块仍然是投资主线之一。
在具体的投资机会上,多家公募基金建议重点关注AI、芯片、固态电池等细分领域的机会。
AI与算力领域,政策支持(“人工智能+”行动方案细化)、技术突破(多模态大模型、液冷技术)及三季报业绩验证形成多重催化。
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国产芯片厂商迅速完成对DeepSeek-V3.2的适配,展现了软硬件协同优化的强大效能。
半导体国产替代正在加速,存储芯片涨价周期(DRAM价格Q4或涨10%-15%)叠加政策扶持,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
人形机器人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特斯拉Optimus量产预期、国产减速器技术突破,正推动商业化落地加速。
固态电池/储能产业化处在临界点,宁德时代超充电池量产、储能订单排至明年,技术迭代与政策支持(充电基建补贴)推动行业景气度回升。
04 均衡配置,把握节后投资机会
节后市场虽被看好,但投资布局仍需讲究策略。从近十年国庆节后行业表现来看,国庆后一周一级行业上涨概率多数在50%以上,其中上涨概率靠前的行业集中在计算机、通信、电子、银行等行业。
银行、非银金融、汽车在国庆后两周和国庆后一个月上涨概率仍然较高。
科技制造板块目前处于政策大力支持的发展阶段,产业端经过数年的技术积淀,具备技术突破、业绩放量的预期。
随着企业端盈利模式逐渐建立,盈利兑现有望加速。
同时,市场可能由偏成长风格转向偏价值风格,从偏重长期成长空间的科技主题投资转向偏重阶段性基本面边际改善的消费与地产等传统行业。
随着政策部门有望在四季度进一步采取措施提振经济增长,叠加场外增量资金和前期浮盈较大的投资者寻找稳健的投资方向,消费与地产等传统行业可能迎来估值修复机会。
05 警惕风险,稳健前行
尽管市场预期偏乐观,但一些风险点也值得关注。
外部市场波动是首要风险,若长假期间外围市场如美股出现较大波动,或地缘政治等因素发酵,可能影响A股开市情绪。
内部资金面也存在压力,需关注节前获利盘在节后可能带来的兑现压力。
十月份是三季报密集披露期,需警惕部分业绩不及预期的个股风险。量化资金高频轮动也加剧了市场波动,部分高位题材股,如机器人概念,出现了冲高回落。
历史规律虽指向乐观,但每年面临的宏观环境、政策导向和市场情绪都不尽相同。节后市场表现终究取决于多重因素的共振。
放眼四季度,A股市场正站在多个积极因素的交叉点上:美联储降息打开全球流动性宽松窗口,国内政策呵护市场意图明显,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刚刚启程……
科技成长与低位价值板块,有望在节后上演双轮驱动的好戏。每一位投资者,都可能是这场权益时代红利的见证人。
如果枫叶的分享对您有帮助,记得点赞加关注,您的点赞是枫叶持续分享的动力
更新时间:2025-10-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