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A股市场呈现单边上行态势,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半日成交额达8853.31亿元。主要指数中,成长风格表现尤为突出:创业板指以2.26%的涨幅领涨,午盘报2178.22点;科创50紧随其后,上涨1.31%至991.06点,反映市场对科技创新板块的持续关注;深证成指和沪深300分别上涨1.27%、0.74%,而上证指数受蓝筹板块谨慎情绪影响,仅微涨0.58%至3493.16点。
港股市场同步延续稳健走势,恒生指数午盘上涨0.78%报24073.04点,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分别以1.29%、0.84%的涨幅表现亮眼,市场半日成交额1171.94亿港元,显示资金对港股科技及中资企业的配置意愿增强。
从行业表现看,A股领涨行业呈现“新能源+科技”双轮驱动特征。电力设备(光伏为核心)、电子(算力硬件、存储芯片)、通信(CPO、铜连接)、传媒(游戏)、建筑材料位列涨幅前五。其中,光伏产业链受工信部座谈会“反内卷”政策提振,企业信心显著回升;算力硬件因英伟达Blackwell GB200芯片部署加速及工业富联二季度业绩预增47.72%-52.11%而集体走强;游戏板块则受益于上海软件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及行业景气度回升,业绩释放预期明确。反观跌幅前五行业,银行、保险等大金融板块因市场风险偏好转移表现低迷,农牧饲渔、旅游酒店等传统消费领域受短期需求波动拖累,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则因周期性调整承压。
港股行业分化明显,原材料业(+1.31%)、非必需性消费业(+1.17%)、工业(+1.03%)领涨,驱动逻辑主要来自政策与产业周期共振:香港《稳定币条例》8月生效预期推动加密货币概念股走强,光伏行业政策转机提振太阳能板块,钢铁业“反内卷”减产计划提速(下半年产量或降6%)支撑板块上行;新消费概念则受益于政策刺激下居民消费意愿提升,老铺黄金等标的创历史新高。跌幅前三行业为必需性消费业(-0.61%)、医疗保健业(-0.60%)、国防军工(-1.03%),其中医疗保健业延续集采压力下的调整,必需性消费受短期需求疲软影响,国防军工则因外部不确定性略有波动。
当前市场处于政策落地与产业周期转换的关键阶段。短期来看,政策热点与市场情绪是核心变量:“反内卷”政策在光伏、钢铁等领域的深化将优化供需格局,中报披露期业绩驱动的结构性机会(如固态电池、铜铝等“营收增速跳升”方向)值得关注;海外方面,特朗普关税政策落地节奏及美联储降息预期或加大市场波动,但只要无超预期风险,市场中枢上行趋势有望延续。
中期维度,泛科技、新消费、有色金属三大方向具备配置价值:科技主线受益于政策对未盈利科技企业融资的支持(如科创板“1+6”政策)及AI、算力等产业周期向上;新消费在“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政策推动下,文化旅游、新兴消费场景潜力持续释放;有色金属与新能源产业链深度绑定,需求扩张与原材料价格波动下,资源端盈利弹性有望凸显。总体而言,把握政策红利与产业景气度,是当前市场布局的核心逻辑。
更新时间:2025-07-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