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媒体
中国在国际上的造船业已经稳居第一的时候,特朗普今年打算来一番“破坏行动”。根据美国媒体早些时候报道,特朗普对中国船只征收所谓的“船位停靠费”,让全球所有购买中国的船只的国家一律付出高昂的代价,借此减少中国船只订单。与此同时,美国还在扶持日本、韩国这些国家的造船行业,让他们也能从中国的减少出口中获取到好处。这种“双向施压”行动,可谓是最大的圈套了。
印度的计划
然而在这个时候,又有一个国家准备来抢市场。媒体报道称印度本周早些时候宣布了一项总额达7000亿卢比(约合560亿元人民币)的计划,旨在通过振兴国内造船厂和更广泛的海事生态体系。虽然话是这么说,但印度的算盘珠子已经打到了脸上:外媒提及莫迪政府这一招就是准备好了要抢夺中国的市场;他们认为日本和韩国现在造船业面临成本等一系列问题,按照优势是肯定不如印度强的;所以就推出了这版升级版造船补贴方案。
印度海军
莫迪政府过去在造船业方面一直都很有野心,想赶超中国。但印度造船业仍处于起步阶段,2024年全球订单份额不足0.2%,现有最大国产油轮载重仅9.3万吨,连15万吨以上的超大型油轮(VLCC)都无力建造。即便通过收购科伦坡造船厂补足商业船舶业务短板,其核心船厂仍以军用舰艇制造为主,商用船舶产能与技术经验严重欠缺。印度计划到2030年实现中型集装箱船自主建造,但这一目标仅相当于中国当前常规产能水平,时间差已形成难以追赶的鸿沟。
印度轮船
现代造船业的竞争本质是产业链体系的竞争,中国已构建从特种钢材、精密设备到配套系统的完整产业生态。造船所需的高精度机械部件、海量特种钢材等核心要素,中国均能实现自主供给,且通过规模效应摊薄成本。而印度工业体系存在显著断层,不仅高端钢材依赖进口,船舶动力系统、导航设备等关键配套部件也缺乏本土供应商支撑。中国船厂普遍采用巨型机械臂与自动化设备完成焊接、切割等工序,而印度造船厂自动化水平低下,熟练技师缺口巨大,导致建造效率与精度远不及中国。以航母建造为例,印度连4万吨级常规航母都耗时近20年,更遑论整合复杂系统建造大型商用船舶。
印度造船厂
值得一提的还有,中国造船业的崛起得益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通过整合南北船资源组建中国船舶集团,实现产能优化与技术协同,同时依托1050亿美元级的港口与临港设施投入,构建起高效的产业配套环境。这种政策执行力与基础设施支撑,是印度短期内无法企及的。印度虽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但面临政策落地效率低、基础设施滞后的现实难题。其主要港口现代化改造尚未完成,路网连通性不足,难以形成临港产业集群效应。尽管马士基、现代重工等国际企业有合作意向,但外资更倾向于利用印度廉价资源而非转移核心技术,这使得印度难以突破“低端合作陷阱”。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