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初中开学后陆续开起晚自习,不少班级都有了家长志愿者,上周一位新初一的妈妈在社交平台上说起了她的经历,她第一次去管晚自习,心里挺为难,本来是想帮点忙,结果成了夹在中间的人,看到有孩子聊天、抄作业,可想到都是同龄的孩子,又不好开口管,这事儿其实反映了不少家庭和学校一起管孩子时,那种说不出口的难处。
家长群里早早就传来话,别管太紧,别让孩子不高兴,可真到那会儿,事儿没那么简单,有家长坐在教室后头翻书,顺带瞅瞅孩子咋样,也有家长一坐上讲台当监工,孩子立马低头躲着,跟不认识似的,一位爸爸说,提醒孩子守纪律时总没底气,毕竟自家娃也老偷偷玩手机。
学校老师说让家长参与,一是能分担点老师的负担,二是让家长亲眼看看孩子在校到底怎么样,上城区有初中班主任提到,初三的家长最积极,就想弄清楚孩子晚自习时效率高不高,西湖区也有初中老师说实话,家长大多只盯着自家孩子,对整个班级的事儿帮不上什么忙。
不同学校走的路不一样,有的让老师轮流值班,靠教主科的老师给学生讲题,有的趁家长来校的时候开个会,大家聊聊孩子的情况,拱墅区一位刚上初一的妈妈说,就希望多给点机会进教室,现在连孩子晚饭吃没吃好都摸不清。
深夜八点,家长志愿者慢慢走光了,有人边走边想孩子今天的表现,有人心里沉甸甸的,教育这事儿摊在亲子之间,九十分钟的晚自习管下来,还没完。
更新时间:2025-09-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