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比孙殿英更疯狂,清东陵157座皇陵,他只用两个月全部掏空

在中国古代,每个朝代的皇帝都是至高无上的,受到万民的敬仰,就连死后也是非常的隆重,精心选择的风水宝地,超多的陪葬品,都是世间最好的。

正是因为这样,皇帝的陵寝是圣神不可侵犯的,但其中珍贵的陪葬品是那些盗墓者最向往的地方,孙殿英就曾炸开了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陵墓。

相比之下,孙殿英的行为还不是最可恨的,另一个盗墓者叫王绍仪,他的盗墓行为非常的严重,仅仅用了两个月就将清东陵中的157座皇陵洗劫而空。

他是怎么办到的,又是如何将其中的陪葬品运送出来的?

1. 人物介绍

根据史料记载,在顺治皇帝微服出巡的时候,就命人看了一下清东陵的风水问题,在得知这是一块风水宝地的时候,马上就将其作为了自己的墓地。

后来清朝的统治者就将其选为了皇家陵寝,因此,只要是清朝的统治者去世以后就将其葬在了这里,这也是清东陵规模巨大的原因。

到了军阀混战时期,孙殿英就曾炸开过清东陵的坟墓,将其中的珍宝洗劫一空,这也算是清东陵第一次遭受劫难,在那之后,又惨遭王绍仪的毒手。

话说,这个王绍仪到底是个什么人物,竟有如此大胆盗取清东陵?在那时冀东平原的荒村土路上,常能看见一个背着弹棉花弓的汉子。

他佝偻着背,边走边吆喝,粗糙的手掌被弓弦磨得满是老茧——这便是早年的王绍仪,生于清末民初的动荡年代,他的童年在饥寒交迫中度过。

父亲早逝,母亲靠着给人家洗衣物拉扯他长大,十三岁那年,母亲咳血离世,留下他在乱世里独自讨生活,最初,王绍仪跟着邻村老匠人学弹棉花。

走街串巷的日子虽清苦,倒也能勉强糊口,但他生性懒散,总嫌这份营生来钱太慢,每到夜深,他便蹲在村口老槐树下,听那些跑江湖的商贩吹嘘外面的繁华。

眼里闪烁着贪婪与不甘,尤其当听到有人说起清东陵附近的神秘传闻,那些深埋地下的金银珠宝,像钩子般勾住了他的心。

二十岁那年,王绍仪在集市上与人争执,失手打伤了人,为躲避官府追捕,他逃进深山,误入马福田的土匪窝,在这里,他第一次见识到暴力带来的“捷径”。

马匪们打家劫舍、勒索乡绅,每次得手都能换来酒肉和银元,王绍仪很快被这种不劳而获的生活腐蚀,他变得凶狠暴戾,参与抢劫时比谁都下得去手。

某次,马匪团伙盯上了清东陵附近的富商,行动中,王绍仪隔着围墙望见陵区巍峨的宫墙,听老土匪讲起陵寝中陪葬的稀世珍宝,内心的欲望彻底被点燃。

2. 精心准备

1928年孙殿英盗掘清东陵时,王绍仪作为马匪的小头目,本想趁乱分一杯羹,不料孙殿英以剿匪为名,将马福田部打得七零八落,王绍仪侥幸逃脱,狼狈地躲进深山。

他靠着挖野菜、偷农户家禽度日,这段落魄的日子,非但没让他改过自新,反而让他对东陵的财宝更加执念,他时常在山洞里对着月光喃喃自语:“那些本该是我的……。”

因为孙殿英盗墓的事情,整个社会都在讨论这件事情,盗墓的事情处于风口浪尖,利欲熏心的王绍仪特不敢再打清东陵的主意,于是他就开始了自己的多年的规划。

刚开始的时候,王绍仪也是装作是别的村子来逃难的,村子里的人看他也是非常的可怜,就收留了王绍仪,渐渐地他就融入了这个村子。

平日里,王绍仪赶着农活,弹弹棉花,做做农活,在这些掩饰之下,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目的,总是悄悄的调查清东陵的情况,好时刻准备动手。

首先,他在当地酒馆茶馆四处游荡,用几块碎银收买了几个嗜酒如命的落魄守墓人,这些世代守护皇陵的后裔,在酒精的麻痹下,渐渐吐露出地宫入口、机关布局等关键信息。

为确保万无一失,王绍仪甚至亲自伪装成货郎,背着装满针头线脑的木箱,在陵区周边村落来回穿梭,他刻意接近那些因战乱而生活困苦的村民。

用“皇陵财宝本应救济百姓”的谎言蛊惑人心,渐渐地,村里的地痞、失业的苦力,甚至一些走投无路的退伍兵,都被他纳入麾下,短短半个月,竟聚集起一支百余人的队伍。

然而,王绍仪明白,没有官方庇护,盗墓之举必将招致杀身之祸,他咬牙拿出积攒多年的积蓄,又托关系结识了冀东军区第十五军分区敌工情报队队长张尽忠。

深夜的密室里,王绍仪将一对翡翠玉镯塞进张尽忠手中,言辞恳切:“张队长,皇陵里的宝贝能让兄弟们过上好日子,到时候您也能风风光光的。”

3. 洗劫一空

在利益诱惑下,张尽忠不仅默许了盗墓行为,还为他们提供枪支弹药,并利用职务之便封锁消息,万事俱备后,王绍仪在一处隐秘山洞中召开“誓师大会”。

昏暗的油灯下,他挥舞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恶狠狠地说:“咱们干这票,成了就是人上人!谁要是敢走漏风声,就跟这木头一样!”说罢,一刀将身旁的木桩劈成两半。

众人被他的狠劲震慑,纷纷立下毒誓,当月光再次洒满清东陵时,王绍仪带着这支武装团伙,如豺狼般扑向那些沉睡的陵寝。

他们手中的铁锹、炸药,以及眼中的贪欲,即将给这片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土地带来一场毁灭性的灾难,他们靠着这写些简陋的工具敲开了一座座充满珍宝的墓室。

深夜里,同治帝惠陵首先遭到毒手,随着“轰隆”一声巨响,炸药炸开墓道入口,王绍仪亲自带队冲进地宫,棺椁被粗暴劈开,同治帝与孝哲毅皇后的尸骨被抛在一旁。

陪葬的金册、玉器、珠宝被洗劫一空,尝到甜头的盗匪们更加疯狂,转而盯上康熙帝景陵,因景陵地宫积水较深,王绍仪竟命人抽干积水。

将康熙帝及四位皇后、一位皇贵妃的尸骨浸泡在泥水中,只为夺取陪葬珍宝,短短两个月内,从帝陵到妃园寝,157座陵寝接连遭殃。

盗匪们为争抢财物自相残杀,陵区内哭声、骂声、爆炸声交织,当他们离开时,清东陵满目疮痍——残破的石门、破碎的棺椁、散落的白骨与被践踏的祭祀建筑,

诉说着这场浩劫的惨烈,直到冀东军区与国民党军统联合追捕,王绍仪的恶行才得以终结,但无数珍贵文物已流落四方,成为中华文明永远的伤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3

标签:皇陵   棺椁   盗匪   陵寝   地宫   风水宝地   同治   农活   珍宝   棉花   疯狂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