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50%,全国物业费“反击战”已打响,物业好日子到头了?

物业和业主的矛盾,终于还是被激化了。

从2024年开始,全国各小区都开始不约而同的开始下调物业费,可似乎并未挡住下降的颓势。

最先施行降价的地区——重庆,到目前为止,已至少有十个小区的物业宣布停止服务,直接撤出物业人员,弃管小区。

弃管的原因也很简单,无非就是续约金额谈不拢,物业费收不齐,物业公司无法再承担高额的管理费用,盈亏不均之下,退出似乎是最好的选择,但物业这边衡量出弊大于利,业主那边也是满腹委屈。

根据住建部2025年的报告,全国范围下,业主对物业的满意程度只有68.3分,较2024年还下降了2.1%。

不满意的方面千千万,大到小区年久失修发生安全事故对簿公堂,小到小区绿化不及时修剪发生口角。

城市基础建设的完善,现代科技服务的更新,不仅没有拯救这个岌岌可危的客商关系,还让它们更加剑拔弩张了起来。

01

近年来,网络的业主诉苦帖越来越多。安徽阜阳一小区的业主最近就和物业闹得不可开交。

2024年的梅雨季节,物业没有放沙袋防洪,导致小区车库被淹,十几辆车接近报废,受损金额近千万。

地下车库常年返潮,一股霉味还在其次,业主总是淌水回家令人苦不堪言,有车被翘起的排水口挂了个大口子,反映了十几次都没有得到解决。

而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江苏盐城某小区,因建成年限太久,楼栋和设施老化,常发生意外。

比如住宅楼外墙墙皮脱落砸伤住户,停水停电成常态,消防设施不合格、消防通道被堵塞等等。

物业负责整个小区的人员来往、公共清洁、设施整修、费用缴纳,于是,这种杂乱小事最容易产生纠纷。

当然,这种纠纷一般产生龃龉,很少会对簿公堂,

最大的问题还是“钱”的事。纵观大部分物业投诉案件,会发现,业主们常常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就是:“什么事都不管,物业费倒是收的挺及时。”

物业费是业主交钱给物业,用以管理小区的费用。

物业也会同业主代表签订合约,关于物业能得到多少物业费,业主能得到多少小区的设施和广告分红。

可这种合约只有在签订的那一瞬间是和谐的,随着小区管理出现问题,这部分账单逐渐变得不透明,业主只往固定账户转钱,小区快递柜、广告牌、充电桩等产生的收入也没影了。

当社区公共设施出现问题,要维修和换新时,物业嘴里就俩字:没钱。

02

那钱去哪了?

物业费按平方收钱,普通小区1元—3元/平/月,也就是说住户每年要拿出上千元作为物业管理费用。

我国小区规模不固定,但人口众多,人员密集,社区一般都是3—5栋起,超15栋的大型社区更是数不胜数。

按照这样算起来,整个小区的业主每年缴纳的物业费合起来是一笔相当不菲的收入,但即使是这样算,实际情况收上来的要比这少的多。

面对物业不作为、不管理、不透明的行为,有不少业主使出了终极手段:停缴物业费。

这招虽然老套,但是确实好用。用停缴物业费的方式逼迫物业解决问题,解决了省了一段时间的钱,不解决省很长一段时间的钱,对业主百利无一害。

只是,这种行为引发的连锁反应是相当严重的。

首先物业层面。物业费是企业存在的基石,也是其最重要的收入源头。

下属人员的工资和物业机构的运转,可以说全部的支出都来自于这一点,如果业主停缴,社区工作陷入滞涩或者停摆都是有可能的。

而物业没钱做事,问题就更解决不了,于是越来越多的业主用停费威胁,物业手中愈发捉襟见肘,引发管理危机......

就这样周而复始,形成了一个负面怪圈。

其次是业主。业主断缴本身是要求物业解决问题,就像很多断缴的人说的那样“只有不交费,才能让物业看到我们的需求。”

但在“费用断交,服务不变”的情况下,这给其他业主提供了一个很差的蓝本,就是很容易让人产生“我不正常交费,也能享受正常物业服务”的想法。

事实也确实如此。一个小区居住的人口很多,总有每月正常缴费的业主,一些公共设施物业必须按照正常工作流程管理维护。

长此以往,物业入不敷出肯定是正常的。

再加上业主们停费的原因五花八门,小区的工作只会越来越不好做,一般大型的物业公司,都会出于成本考虑,选择停止续签,直接弃管。

而这种“相处”方式,毫无疑问,完全不适合这个时代了。

03

众所周知,自从引进物管这个行业那刻开始,一对长达四十多年的“怨侣”就出现了。

作为为已建成房屋配备的管家服务,物业看似服务的是“房”,实际服务的是“人”。

而服务人的行业,向来不好做。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商品住宅小区的平均物业费收缴率为76.4%,较2024年下降了2.1%。

可问题是,大家真的缺这几千块钱吗?

截止到2024年,城镇住户每月支出的物业费占总生活开支的5.6%,一线城市则超过了八个百分点,比重不低。

就收费问题,大多数业主表示,合理收费大家并不抗拒,不满的是很多收费名录不透明,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同时,物业也只顾收钱,不做解释。

2024年12345政务平台上的物业投诉量高达297万件,服务质量问题就占了62%,而到2025年6月份为止,全国物业投诉量已经较去年同比上涨了23.7%。

双方矛盾之尖锐,可见一斑。

最近这些年,房地产行业一落千丈,物业作为其中一环,不可避免的被波及影响。

再加上近些年新兴住宅层出不穷,高端住宅下沉市场,这个似乎永远不会落山的行业也走到了必须改革的起点。

04

为了改善当前物业环境,许多地方都开始了改革的“试点服务”。

比如:沧州市住建局联合三个小区物业,开始推行“淘汰制”物业考核机制,月、季、年分别对小区物业进行考核。

而物业费将会存入专门的监管账户,年底先发90%,剩下的10%则看考核结果再行定论。

再者,还有物业公司向业主们推出了“弹性定价”服务。

青岛的一家公司就在今年和某小区签订了这样的协议。

其表示:既然业主觉得物业费虚高不值,物业认为服务压力过大,那就将每项服务列成具体的条目,让业主自己选择。

反倒是这种光明正大的“自助式”服务获得市场一致好评。

业主们在仔细斟酌过后,甚至会将最初选出的2.52元/平方米的方案,主动替换成价格更高的2.76元/平方米的方案。

万物云主动实行“弹性定价”策略后,旗下物业费收缴率不仅直接提升了20%,还获取了114个新项目,年华饱和收入约6.68亿元,可以说是相当漂亮的翻身仗了。

正如很多业内人士所说,“弹性定价”是目前物管市场自我调节的必然流程,在当下环境中,是最适合市场,最贴合需求的一种“服务产品”。

其实,不管是监管考核,还是弹性定价,他们在如今的市场上能成功施行,都说明了一个道理:要透明。

价格要透明,服务更要透明,要让业主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的钱去了哪,买到了什么。

结合这一点,相信能推动双方和谐共处的办法远远不止这两个。

而各地,在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时,其实也在同步寻找着能将业主和物业同心一体的过程。

毕竟将“钥匙”放在业主手中,才能打造真正的家。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财经   反击战   好日子   物业   全国   业主   小区   弹性   住户   市场   收入   人员   管理费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