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追涨没有“后悔药”了,A股历史会重演

股市里最昂贵的教训就是,我们总以为这次会不一样,但历史总是一再重演。


本周,A股市场再度上演了一场生动的风险教育课。数据显示,本周A股市场震荡调整,三大指数全线下跌,行业板块中仅有银行、煤炭、食品饮料、交通运输等少数行业上涨,而电子、传媒、汽车行业则领跌。


市场出现明显的风格切换迹象——银行、煤炭等红利板块悄然走强,而曾经炙手可热的科技成长板块却连续调整。


更令人警惕的是,沪深两市主力资金本周连续5个个交易日净流出,资金情绪持续谨慎。


01 市场风格切换,资金转向避险


农业银行股价创下历史新高,日K线罕见地连续11日收阳。与此同时,银行板块指数连续7日上涨,正逼近历史最高点。


以银行为代表的高股息蓝筹股逆市走强,与科技成长板块的连续调整形成鲜明对比。


市场出现了明显的风格切换迹象,资金从高风险板块向低估值、高股息的红利资产转移。


方正证券分析指出,银行板块经历回调后股息率提升,中长期配置性价比凸显。


随着四季度险企“开门红”营销活动启动,险资资产配置需求也将提升,有望持续加大对银行等高股息红利资产的配置。


02 追涨杀跌,散户困境一再重演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会压着相同的韵脚。回顾A股市场,追涨杀跌的悲剧屡见不鲜。


财经媒体报道了一个典型案例——蓝丰生化在连续7个涨停后,突然直接“天地板”跌停。


在国庆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这只股票涨停开盘后直接一根直线打到跌停,第二天继续低开低走至跌停。


两天时间,追高的投资者亏损高达30个点,根本不给反应时间。


一位59岁的老股民牛卫国的故事同样令人深思。他有着10年股龄,却因追涨杀跌亏损累累。


1998年,他怀揣5000元进入股市,在“5·19行情”中很快挣了上万元。但随着市场大跌,他不断追涨杀跌,资产从1.7万变成了4000多元。


2006年股市涨到3000点附近时,他借来5万元再度入市,资产一度疯涨到20多万元。但2007年“5·30”大跌后,他越跌越买,不断追涨杀跌,财富最终缩水到4万元。


03 高位科技股,风险正在积聚


分析人士认为,本次市场回调可能是由于外部冲击、内部担忧以及技术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尽管驱动本轮行情的核心因素并未改变,流动性预计延续向好趋势,但短期扰动因素不容忽视。


有观点指出,高位科技股可能面临大幅回调的风险。当年新能源、医疗、半导体等板块都曾经历腰斩再腰斩的走势。


目前高位科技股的命运可能也是如此,最少下跌60-80%。


更令人担忧的是,大股东纷纷减持这些高位科技股。大资金也在兑现利润,而散户却还在期待企业的未来发展。


04 理性投资,避免历史重演


面对市场的风格切换,投资者应如何应对?


首先,避免盲目追高尤其是那些已经连续大涨的个股。蓝丰生化的案例警示我们,连续涨停的股票一旦跌停,可能根本不给出逃的机会。


其次,关注有实质支撑的价值股。银行、煤炭等红利板块的走强并非偶然,它们有股息率、有净资产等实质支撑。即使短期被套,仍有回去的机会。


再者,保持冷静的投资心态。牛卫国的经历表明,在财富不断缩水的情况下越发焦躁,只会导致更糟糕的投资决策。


投资者需要认识到,股市归根结底是拼财力与认知的地方。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都没有挣到钱,说明认知不足够获取财富,进股市就是被别人降维打击。


农业银行的连续收阳,与蓝丰生化的天地板,在同一片市场中上演着不同的剧情。这一幕何曾相似——多年前新能源、半导体炒作后的一地鸡毛,与今日高位科技股的命运如此相似。


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在犹豫中上涨,在乐观中灭亡。 当普通投资者开始坚信“这次不一样”时,历史已经悄悄按下了重播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财经   后悔   意外   历史   跌停   板块   股息   股市   银行   高位   科技股   红利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