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要多少钱?

有钱人变少了,而财务自由的门槛却变高了。

近期胡润财富更新了2024年度报告:

国内600万资产的富裕家庭数量为512.8万户,同比减少0.3%;

千万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数量为206.6万户,同比减少0.8%;

亿元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为13万户,同比减少1.7%。

(图片源于“胡润百富”)

这几组数据已经连续两年下降。

这两年以房产为主的资产下跌,还是影响到了国内中高收入家庭的财富状况。

而资产缩水后,市场无风险利率的还在不断走低,大行存款利率已经降到2%以下,钱生钱的速度放缓,躺平、吃老本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财务自由的门槛也越来越高。

那目前,要多少钱才能财务自由呢?

先把这个笼统的问题丢给AI。

低门槛,也就入门级别的财务自由,至少需要300-500万元的净资产。

在消费水平不算太高的城市,有个300万元以上的净资产,拿个4-5%的年化,每年产生12万元左右的收益,能覆盖基本的日常支出。

中门槛,想获得较为舒适的财务自由,大概需要800-1500万元的净资产。

在二三线城市的家庭,如果有800万以上的净资产,在4-5%的年化收益下,每年大概有32万元左右的被动收益,基本能维持中等家庭比较体面的生活水平。

高门槛,想要追求高品质的财务自由,至少需要3000万元以上的净资产。

在一线城市生活,有个3000万元以上的净资产,按年化4-5%算,每年大概能有120万元被动收益,每年能有上百万元自由支配,只要不是太奢靡,也算是高品质生活了。

当然,以上更准确来说是可投净资产,是不包括房产,没有负债的纯现金资产。

但这类计算都是比较机械化的假设,没有考虑通胀,以及实际理财收益变化等因素,且是比较保守的永续年金算法,就是不碰本金,指望着利息过日子。

如果不考虑财富传承问题,采用更复杂的递减年金算法,财务自由门槛还可以再低一点。

来个更直观的假设,假设张三拥有500万元的净资产,长期理财收益设定在年化3%,每年固定支出20万元,那么500万元的起始本金,张三大概可以花33年,直到最后一个铜板也不剩。

当然,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人,不同的消费习惯,不同的生活追求,最后得出财务自由所需的本金都不一样,哪怕把这个问题,丢给不同AI,都能给出不同的答案。

像大城市,日常开销大,有年入百万还惴惴不安的,像农村大爷大妈,每个月有千把块的养老金,日子就过得轻松自在,归根结底还是每个人的追求不同。

国内14亿左右的人口,4.94亿户的家庭,按财富榜的统计看:

拥有600万可投资产的家庭为184.6万户,占总数的0.37%。

拥有千万可投资产的家庭为108.9万户,占总数的0.22%。

拥有亿元可投资产的家庭为7.8万户,占总数的0.016%。

别看网上咋咋呼呼炫的多,在国内能拿出1000个的,实际上都是千里挑一,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几乎是无法触及的门槛,标准要这么定,那没多少人能真正财务自由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当收入能覆盖住物质欲望或生存焦虑时,就算得比较“自由”了,上得起学,失得起业,生得起病,养得起老,差不多就够了。

正所谓知足常乐,如果财力有限,有时候把财务自由的标准稍微调低,调到自己努力能够得到的高度也未尝不可,还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当然再退一步来说,财务自由的概念对普通人还是很遥远,那么来个最现实的,把最基础的养老保险买上,顺其自然不鸡娃,日常消费不攀比,年轻时有些许积蓄,退休后有固定养老收入,也能过得比较安逸了。

如果真实现财务自由,也要走稳健一些的路线,否则一旦被打回原形,这种滋味,更难受。

实际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时候对物质的需求反而会降低,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身体健康,家庭和睦,生活幸福美满,这种状态或许已经超越财务自由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财经   财务   自由   净资产   家庭   门槛   收益   资产   本金   财富   年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