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日本宣布对中国实施EUV光刻胶出口管制,这禁令直接扼住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喉咙。
要知道,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里,光刻胶虽不起眼,却是核心环节的关键材料。
如今,日本在光刻胶市场,占有率是非常高的,光低端光刻胶就占70%,高端光刻胶甚至超过了90%。
因此,日本人才会打这个算盘,他们认为自己的这道壁垒,是坚不可摧的!
东京时间当天上午10点,日本经济产业省官网,悄然更新公告,明确将EUV光刻胶,列入对华出口管制清单。
消息传出,半导体行业论坛瞬间炸开了锅,国内一家头部晶圆厂的采购总监,在内部群里连发三个感叹号:“最不想发生的事还是来了”。
EUV光刻胶是制造7nm以下芯片的核心耗材,全球市场几乎被日本信越化学、JSR等四家企业垄断。
数据显示,当时国内EUV光刻胶,年需求量超5000升,99%依赖进口。某半导体材料企业负责人坦言:“库存最多撑半年,新产线投产计划可能要推迟”。
其实,这场管制早有征兆。2018年,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通过外交施压和贸易限制,迫使荷兰ASML,取消向中国出口EUV光刻机的订单。
2023年,美国牵头修订《瓦森纳协定》时,专门新增光刻胶等半导体材料管制条款,甚至派出贸易代表直接与日本企业沟通。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那段时间,日本企业高层频繁往返华盛顿,谈判桌上火药味很浓。最终,日本在半导体产业,依赖美国技术设备的现实下,选择跟随美国的对华科技遏制战略。
那这个光刻胶,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能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呢?
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对光敏感的材料。在芯片生产过程中,光刻胶被涂在硅片表面,经过光照和显影,就能形成芯片的电路图案。
这些图案的精度,直接决定了芯片性能,特别是7nm以下制程用的EUV光刻胶,技术难度极高,生产过程要求非常严格,一点小差错都会影响芯片质量。
光刻胶的分类很多,按成像方式分正性和负性,按曝光光源又有紫外、深紫外等类型。它的主要成分是感光树脂、增感剂和溶剂,看似普通的配方,却需要很高的技术才能调配好。
除了芯片制造,光刻胶在显示面板等领域,也广泛应用,直接关系到终端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半导体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对比中日光刻胶产业,差距十分明显。从市场规模看,2023年中国光刻胶市场,规模约121亿元,但在全球占比不到20%。
虽然预计未来5年能保持10%的年增长率,但和日本比还有很大差距。中国在高端光刻胶领域,几乎依赖进口,EUV光刻胶国产化率,不足1%。
反观日本,全球五大光刻胶生产商中,日本企业占了四个,在高端ArF和EUV光刻胶市场,占有率超过90%,基本垄断了高端市场。
在专利方面,日本也占据优势。2021年,日本光刻胶专利申请量,占全球46%,到2023年涨到63%。
中国在2021年只占7%,虽然排名全球第四,但在技术研发和专利储备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日本光刻胶产业的强大,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就组织力量攻关光刻胶技术,逐步实现了技术自主,并且不断在高端领域取得突破,建立起很高的技术门槛。
日本企业背后有财团支持,不仅资金充足,还能整合各方资源。各大企业在不同细分领域各有专长,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合力。
产业生态上,日本光刻胶企业和晶圆厂合作紧密。从产业发展早期就开始联合研发,根据晶圆厂需求定制产品,这种深度合作让光刻胶产品融入了整个半导体产业链,进一步巩固了日本的优势地位。
面对差距,中国光刻胶产业一直在努力追赶。2015年,科华微电子开发出首款ArF光刻胶,开启了国产光刻胶技术突破的进程。
2020年后,大量资金进入这个领域,企业研发和产能扩张速度加快。2021年,南大光电的ArF光刻胶,通过验证并小批量供货;2022年,上海新阳的193nm ArF光刻胶实现量产。
到了2024年,湖北九峰山实验室和华中科技大学团队,突破了“双非离子型光酸协同增强响应的化学放大光刻胶”技术。
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团队提出“点击光刻”新方法,还做出了超高感光度光刻胶样品,这些成果让人看到了希望。
在产业化方面,国内已经有几十家企业,涉足光刻胶领域,A股市场也有大约20只相关股票。
像彤程新材,产品线比较齐全,G线、I线、KrF光刻胶都有成果,ArF和EUV光刻胶,也进入试量产阶段。
不过,中国光刻胶产业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国产光刻机国产化率不到3%,和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大。
要实现产业真正突破,不仅要继续攻克技术难题,还要加强和下游企业合作,完善整个产业链。
日本的光刻胶出口管制,给中国下游产业带来很大影响。
华为手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AI算力企业等,都因为原材料供应问题,面临产能受限、技术升级困难、市场竞争压力增大等情况。
针对这些挑战,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技术上,加大研发投入,集中力量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产业上,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培养本土企业;政策上,提供资金支持,出台优惠政策,培养专业人才。
此外,中国还通过稀土出口管制等措施,在国际博弈中争取主动。
从国际形势看,美国施压日本,限制对华光刻胶出口,对日本企业也不一定是好事。
参考阿斯麦因为美国限制中国市场,导致业绩下滑的例子,日本企业如果盲目跟随,最终可能损害自身利益。
在这场科技竞争中,各国都在考虑自身利益,寻找发展方向。光刻胶出口管制不只是贸易问题,更是国家科技竞争力的较量。
中国光刻胶产业虽然面临很多挑战,但每一次技术突破、每一步产业发展,都在为打破技术封锁、实现自主发展积累力量。
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链完善,未来中国光刻胶产业有望在全球半导体领域占据重要位置。
参考资料:
金融界、前瞻网
免责声明:本账号部分图片和内容,都来自官方媒体或互联网,如果存在侵权或其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马删除,为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一部分进行了润色,如有雷同,请不要当真
更新时间:2025-04-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