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年间,有个才华横溢的“花和尚”苏曼殊,34岁就突然死了,死得蹊跷又让人摸不着头脑。
医院收拾他的东西时,翻开床底一看,全是糖纸和栗子壳,这下子才明白,这位大才子竟是被自己的馋嘴给害了。
这事儿传出去,简直成了街头巷尾的奇谈,谁能想到,一个文人会因为贪吃甜食把自己吃进棺材呢?
苏曼殊这人,生来就不是个省油的灯。1884年,他出生在日本横滨,爹是广东茶商,娘是日本人。
因为这混血身份,他在家里压根儿没地位。5岁被带回广东香山后,日子过得跟下人差不多,吃不上热饭,冬天病了也没人管。
有回发高烧,差点没熬过去,全靠一个馊馒头硬挺了三天。12岁那年,他跑去广州六榕寺出了家,可没几天就因为偷吃烤鸽子被赶了出来。这出家的开头,就透着股不靠谱的味儿。
后来,他跟着表兄去了日本,进了横滨大同学校,还认识了些革命青年。1898年,他考上了东京早稻田大学预科,可家里断了资助,只能转到振武学校。
在那儿,他接触到了革命思想,1902年加入青年会,1903年还跑去参加拒俄义勇队,挺有股热血劲儿。
他这人脑子好使,精通好几门语言,汉语、日语、英语、梵文、法语,样样拿得出手。20岁出头,他就在《民报》上写文章,骂清廷腐朽,文笔犀利得很。
苏曼殊的才华真不是吹的。他的诗写得清新又漂亮,尤其是七言绝句,像“平原落日马萧萧,剩有山僧赋《大招》”,读着就让人心里一颤。
他还写小说,《断鸿零雁记》挺出名,讲的是感情纠葛,笔触细腻得很。他翻译过拜伦的诗、雨果的小说片段,给中国文学添了不少新东西。
他的画也不赖,画的女子个个灵动,朋友找他要画,他从不推辞。
可他这和尚当得就有点儿名不副实了。1903年,他在惠州又出了家,取了个法号叫博经,可没多久又因为不守规矩还俗了。
1911年,他写反清文章被通缉,逃到杭州灵隐寺,第三次剃了头,可三天不到,又被抓到偷吃冰糕。
他自己都笑话自己,说啥“我不是真和尚,就是借袈裟躲躲罢了”。这半僧半俗的做派,给他落了个“花和尚”的外号。
他这人矛盾得要命。一边热衷革命,跟南社的柳亚子、章太炎混一块儿,1913年还写了《讨袁宣言》,骂袁世凯不要脸;一边又爱喝酒吃肉,尤其是甜食,馋得不得了。
有回在日本,他一口气喝了两瓶炼乳,喝得满嘴生疮。这毛病从小到大没改过,也给他后来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苏曼殊命苦,童年阴影加上身世坎坷,让他心里一直孤单得很,可他偏偏又活得随性,爱咋咋地。
到了1918年春天,苏曼殊的身体彻底垮了。多年吃喝不忌口,尤其是对甜食上瘾,胃病越来越重,最后被送进了上海广慈医院。
医生检查后吓了一跳,他的胃薄得跟纸似的,随时可能出大事。医院明令禁止他碰甜食,还派人盯着。
可他呢,对糖果的瘾已经戒不下了。他跟朋友说过,糖能让他心里舒服点,别人劝不动他。
在医院那段日子,他表面老实,其实偷偷摸摸干了不少事儿。护士一来,他就装病,背地里藏糖果。有人说他拿最后一点钱收买医院杂工,买来糖炒栗子和八宝饭。
5月1日晚上,他胃痛得厉害,可还是不死心,半夜溜出去,跑到附近点心铺,用最后一颗金牙换了点吃的,八宝饭、糯米饭团、糖栗子,全弄了回来。
店主本来不敢卖,可看他那架势,也没辙了。
他回到病房就猛吃一通,甜味儿让他暂时忘了疼。可这回,他的胃真扛不住了。5月2日凌晨,他胃痉挛发作,疼得跪在地上,嘴里吐白沫。
护士发现时,他已经快不行了。早上,医生说他死了,身上凉透了。收拾东西时,护士翻开床底,傻眼了,满地糖纸、栗子壳,还有没拆的冰淇淋,堆得乱七八糟。
这场面一传出去,大家才知道,他是真把自己吃死的。
这事儿在当时炸开了锅。文人圈里有人叹气,说他活得太随性,也有人笑他是个“糖耗子”。朋友回忆,他死前心情很差,写了三封遗书又撕了,只留下一句牢骚,说这世道没人信他。
他的胃病是直接原因,可床底那些东西,让人觉得他是让甜食给拖死的。这死法听着荒唐,可细想想,又挺符合他那不羁的性子。
苏曼殊死了,朋友们给他操办后事,把他葬在杭州西湖西泠桥边,苏小小墓旁边。有人嘀咕,一个和尚葬在名妓边上,像话吗?可柳亚子说,这俩都是痴人,挺配。
1918年夏天,墓修好了,碑上就四个字“曼殊之墓”,简单得跟他的日子一样。他的死让文坛震了震,大家惋惜他的才华,也感慨他的荒唐。
有人说他死得挺符合他自己,想活得痛快,可惜没找对路子。朋友收拾他的东西时,发现手稿里夹着一张糖纸,背面写着“这玩意儿最真”。
还有封没写完的信,说啥“世道没味儿了,愿糖成佛”。这些小细节,勾勒出一个既天才又执拗的形象。
街头巷尾开始流传他的故事,有说法的说他死后第三天,墓前冒白光,近一看是个热乎乎的糖球,后来被猴子叼走了。这话听听就算了,可也给他添了几分神秘。
柳亚子他们没让他的才华埋没,编了《苏曼殊全集》,收了他的诗、小说、译文,1927年出了书,现在还是研究民国文学的宝贝。
他的诗清丽,小说会写人心,翻译的外国作品也开了眼界。他在南社里用笔杆子跟时局对着干,激励了不少年轻人。
他的墓没啥香火,可常有小孩放几块糖,说是给和尚叔叔吃,他才能活过来。西湖风一吹,墓边的铃铛响起来,像在念叨他这辈子的事儿。
苏曼殊这人,活着时是个怪才,死了也没消停。他的才华没得挑,可生活方式让人摇头。他用自己的命证明了,啥都能碰,就是不能太放纵。
这“花和尚”的故事,讲到这儿,也算有个交代了。他的死因稀奇,人生更稀奇,留下的东西,够后人琢磨好一阵子了。
关键引文
百度百科,苏曼殊生平与作品
当当网,玩命情种苏曼殊的生平轶事
搜狐网,狂僧苏曼殊的传奇人生
更新时间:2025-04-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