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晟·无射”铜编钟入藏许昌市博物馆

刘英杰(右)向许昌市博物馆捐赠北宋“大晟·无射”铜编钟

8月20日下午,文物收藏爱好者刘英杰将个人收藏的北宋“大晟·无射”铜编钟,捐赠给许昌市博物馆。他说:“珍贵文物由博物馆收藏,既能得到更专业的保护,又能让更多人看到,相比由我个人收藏,是它更好的归宿。”

史料记载,北宋徽宗有感于当时全国音律不齐的混乱状况,命工匠仿制春秋时期的宋公成钟,铸成12套336枚编钟,名“大晟钟”,发送全国各个州府,作为标准音律定音。历经岁月变迁,如今存世的大晟编钟数量稀少,约25枚。

大晟编钟一钟一音,对应一个律名,钟体上刻“大晟”和律名。现收藏于开封市博物馆的“大晟·夷则”钟,为国宝级文物。

篆书“大晟”一面

篆书“无射中声”一面

此次刘英杰捐赠的“大晟·无射”钟,钟体上纹饰和铭文清晰可见,一面有篆书“大晟”二字,另一面有篆书“无射中声”四字。“大晟·无射”钟保存状况整体较好,顶部有一处残损孔洞。

北宋“大晟·无射”铜编钟,左图为篆书“大晟”一面,右图为篆书“无射中声”一面

刘英杰介绍,多年前他在沈阳逛古玩市场,在一处摊位发现这枚“大晟·无射”钟,买下后收藏在家中。此次经由许昌一位藏友牵线,他将这件珍贵文物捐赠给许昌市博物馆。

刘英杰签署捐赠书

许昌市博物馆馆长寇琪向刘英杰发放收藏证书,并表示感谢。她说,大晟编钟的入藏,丰富了许昌市博物馆的馆藏,为博物馆开展铜器研究、乐器史研究及相关主题展览,提供了更为翔实、鲜活的实物支撑。许昌市博物馆将以最严谨的态度、最专业的标准,妥善收藏、精心保管这件珍贵藏品,并在合适的时机予以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历史   许昌市   北宋   博物馆   编钟   篆书   收藏   文物   音律   珍贵   开封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