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篇《大英博物馆游记——镇馆之宝》介绍了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也提到“我又遵循三小时线路的引导,参观了36件藏品(其中部分与十大藏品有所重叠),以及中国馆的藏品。”
那么,本篇着重分享我游览大英博物馆的中国记忆(前篇提到的大维德花瓶本篇就此略过),下一篇将介绍36件藏品中的其余展品。
33号展厅是中国文物的集中地。河南出土的唐三彩陪葬俑,公元728年的釉色依旧明快,仕女与战马的姿态,透着盛唐的气韵。旁边的北宋汝窑盏托,天青色釉面带着细碎开片,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不愧是汝瓷中的珍品。
唐三彩陪葬俑 展厅33 中国河南 公元728年
汝窑盏托 展厅33 中国北宋
明代宣德年间的云龙纹掐丝珐琅大罐很是惹眼,铜胎上的龙纹霸气十足,红与黄的釉色碰撞出皇家的威严。转身看到公元前2500年的玉琮,深绿色的玉身温润,方与圆的造型里,藏着古人的宇宙观。
云龙纹掐丝珐琅大罐 展厅33 中国 1426年--1435年。
玉琮 展厅33 公元前2500年
山西的龙纹琉璃砖,16世纪的光泽仍在,龙鳞的精致让人想起故土的佛殿。33B展厅的仿商代青铜方彝玉雕,先秦工匠的巧思让玉石有了青铜的厚重。
龙纹琉璃砖 展厅33 中国山西 16世纪
仿商代青铜方彝玉雕展厅33B 中国 先秦
中国西藏的大鹏金翅鸟迦楼罗洛神像,展签上“亚洲”的标注实在刺眼,我觉得应该标注为“中国 西藏”。2012年英国华人制作的瓷蝴蝶汉服系列,在古物中透着新的活力,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大鹏金翅鸟迦楼罗洛神像 展厅33 中国西藏
瓷蝴蝶汉服系列 展厅33 中国 2012年 英国的华人制作
河北的罗汉像,唐末至北宋的岁月给了它慈悲的面容;砂岩观音像,南北朝的风还在衣褶间流转;青铜镈钟,春秋战国的礼乐声似在纹饰间回响;河南的青铜礼器康侯簋,公元前1050年的铭文,是西周历史的鲜活注脚。
罗汉像 中国河北 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
砂岩观音像 中国 公元550年--570年
青铜镈钟 展厅 33 公元前500年--公元前400年
青铜礼器康侯簋 展厅33 中国河南 公元前1050年
转到68号展厅,1375年的明代纸币已泛黄,褶皱里藏着当年的市井故事。95号展厅的粉彩花鸟纹抱月瓶,雍正年间江西窑工的笔触,让花鸟仿佛刚从枝头落下,满是江南诗意。
明代纸币 展厅68 中国 1375年
粉彩花鸟纹抱月瓶 展厅95 中国江西 1723年--1735年
最可惜的是91a展厅的《女史箴图》,公元5至7世纪的长卷每年只展六周,这次没能得见,成了此行的遗憾。
女史箴图(官网导览图片) 展厅91a..中国 公元5--7世纪间
走出展厅,那些文物的影子仿佛还在眼前。每一件都带着故土的印记,却不得不在他乡安身。只愿有一天,它们能循着记忆的脉络,回到魂牵梦萦的华夏大地。
本篇图片均拍摄于2025年5月21日,英国
更新时间:2025-08-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