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出手,安世中国与荷切割,只抢一个办公室的荷兰,对华服软了

最近,抢了中国安世半导体的荷兰方面,发现不对劲,从安世中国的最新声明来看,有与荷兰安世切割的迹象,安世中国发布声明,将独立运营,不再接受荷兰的任何指令。

而且另一方面,中方也出手,对安世半导体实施了出口管制,禁止安世芯片出口。

中国反制后,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就急着对华喊话"希望谈判解决问题"。

说白了,这场闹剧就是荷兰当局打错了算盘,把半导体产业的"总部神话"当了真,却忘了真正的核心产能早扎根中国大地。

要理清这事儿的来龙去脉,得先说说安世半导体到底是谁的家底。这家前身为恩智浦标准产品事业部的企业,是闻泰科技花了三年真金白银才拿下的核心资产。

2018年5月联合格力等企业以114亿竞得33.66%权益,2019年斥资199亿收购至74.46%股权,2020年再砸63亿拿下剩余股份,最终以总计376亿的代价实现100%控股。

收购完成后,安世半导体的经营数据一路向好,2022年营收达23.6亿欧元峰值,毛利率从2020年的25%飙升至42.4%,到2024年10月更是实现"零负债"运行。

这些实打实的投入和成果,荷兰政府一句"国家安全"就想把别人的家产揣进自己口袋,这哪是什么审查,分明就是公开的抢夺。

更可笑的是荷兰方面的操作逻辑,他们似乎以为控制了位于奈梅亨的总部办公室,就能掌控整个安世半导体的供应链。可现实是,这家公司的设计团队、主要生产线和原材料供应商全在中国,中国工厂承担着全球70%的芯片产能。

就像一个人把别人的大脑、心脏都留在原地,只抢了个空壳子,还以为自己占了多大便宜。

荷兰当局大概是被外部势力吹了耳边风,真就天真地搞起了"系统权限争夺战",又是限制中国员工的outlook账号,又是发所谓的"全球法律更新"邮件试图搅乱人心,甚至幼稚到想停发中国员工工资来施压。

但他们显然低估了中国企业的应变能力和中国政府的反制决心。10月16日,中国商务部率先发声,明确要求荷兰方"坚持契约精神、纠正错误做法"。

紧接着在10月19日,安世中国发布致全体员工的公开信,相当于给荷兰总部来了一记"釜底抽薪"。信中白纸黑字写着:"安世国内公司是独立经营、决策的中国企业,法定代表人有权代表公司意志","对于任何未经法定代表人同意的外部指示,员工有权拒绝执行"。

更关键的是,声明直接切断了荷兰方面的幻想——"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将继续由安世国内公司发放",这意味着荷兰试图通过停薪施压的手段彻底失效。

真正让荷兰慌了神的,是中方随后祭出的出口管制措施。中国商务部对安世半导体实施的出口限制,直接掐住了这家企业的全球供应链命脉。

要知道,安世半导体在全球汽车分立器件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车用MOSFET和二极管领域拥有大量客户。

荷兰方面原以为抢了总部就能向美欧车企要价,结果中国一禁出口,荷兰手里的"控制权"瞬间变成了烫手山芋——没有中国工厂的芯片出货,总部不过是个摆设,不仅赚不到钱,还要面对全球客户的追责。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就指出,这种在交易完成后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已合法交割资产的做法,在欧盟国家的司法实践中都找不到先例,荷兰等于开创了一个破坏国际经贸规则的危险先例。

这下美欧的汽车厂商不干了,本来全球芯片供应就紧张,荷兰这一闹更是加剧了供应链风险。有消息称,多家德国车企已经向荷兰政府提出抗议,指责其"不顾企业利益的政治操弄"。

这些车企每年从安世中国采购大量芯片用于汽车电子系统,荷兰的错误举动直接让他们面临断供风险。

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大概是被国内外的压力逼得没办法了,才急急忙忙对华服软,说什么"希望与中方展开合作,寻求取消限制措施"。可这时候才想起谈判,早干嘛去了?当初下部长令的时候怎么没想过契约精神?

现在荷兰当局算是骑虎难下了,继续硬扛吧,中国这边产能稳固、供应链自主,受损的只会是荷兰自己的国际信誉和欧洲车企的利益;就此收手吧,又拉不下这个面子。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明白,这场闹剧从一开始就没有赢家,荷兰唯一的出路就是正视现实,撤销那些违法的冻结令,回到平等谈判的轨道上来。

安世中国的声明已经说得很清楚:"公司将依法依规维护自身权益",中国政府也绝不会坐视本国企业的合法权益被侵害。

这事儿给所有想跟着外部势力对华搞"产业绑架"的国家提了个醒:中国早已不是过去那个任人宰割的国家,在半导体等关键领域,我们既有坚实的产业基础,也有坚决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和手段。

荷兰抢了个空办公室就想漫天要价,最终只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就像之前那些试图在经贸领域对华施压的国家一样,最后都得回到谈判桌前,因为他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与中国脱钩,损失的只会是他们自己。

目前安世中国的生产经营一切如常,国内供应链已经紧急拉通,完全能保障国内客户的供应需求。

荷兰方面如果还想继续折腾,那只会让自己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形象越来越糟。毕竟生意场上讲究的是诚信为本,靠抢夺和威胁得来的"控制权",从来都不会长久。

荷兰是该好好想想了,到底是要做破坏规则的"强盗",还是要做遵守契约的合作伙伴?这个选择题,其实答案早就摆在眼前了。

参考资料:

安世中国:不会允许外部力量影响公司运营或损害员工利益——极目新闻

想和中方谈谈,但荷兰还在狡辩:不是美国让干的——观察者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科技   荷兰   中方   中国   出手   办公室   半导体   芯片   总部   公司   全球   产能   中国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