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最新数据显示,中国黄金储备已连续11个月增长,而美债持仓却创2009年以来新低。这场静悄悄的金融布局,正让华盛顿的权力博弈悄然生变。
10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最新数据,9月末中国黄金储备为7406万盎司(约2303.53吨),环比增加4万盎司(约1.24吨),这是中国连续第11个月增持黄金 。
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此前披露,中国在7月大幅减持257亿美元美债,持仓规模降至7307亿美元,创下2009年以来新低 。
这两条看似平淡的经济数据背后,一场中美之间的金融博弈已经悄然展开。黄金储备的增加和美债的减持,正是中国应对国际金融风险的战略举措。
中国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底,我国黄金储备已达到2303.52吨。从历史数据看,这轮黄金增持始于2024年11月,之后便没有停止过。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今年前8个月,上海黄金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单边21450.372吨,同比上升3.29%;上海期货交易所全部黄金期货期权累计成交量单边91249.941吨,同比大幅上升58.19%。
黄金市场的活跃度明显提升。
不过,9月份的增持量仅为1.24吨,为2024年11月恢复增持以来的最低水平。专家分析,这一方面是由于当前国际金价处于历史高位,10月7日亚洲交易时段金价一度触及每盎司4000美元整数关口。
另一方面,央行可能在小幅调整购买策略。
与黄金储备稳步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正大幅减持美国国债。美国财政部2025年7月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中国当月减持257亿美元美国国债,这是2025年以来的第四次减持。
自2022年4月中国美债持仓跌破1万亿美元后,减持趋势便持续不断。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减持1732亿美元、508亿美元、573亿美元。这一趋势在2025年进一步加速。
减持美债的同时,中国外汇储备保持稳定增长。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387亿美元,较8月末上升165亿美元,连续两个月保持在3.3万亿美元以上。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中国为何要大规模调整外汇储备结构?专家指出,这背后是深刻的战略考量。
东方金诚宏观分析师认为,截至2025年9月末,我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的占比为7.7%,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出发,需要持续增持黄金储备,适度减持美债。
更直接的原因是,黄金作为非主权信用储备资产,不受单边制裁影响,能够有效对冲美元单一货币风险。俄乌冲突后,美国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的举动,给各国敲响了警钟。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今年以来,美国关税政策引发市场恐慌,且美国财政状况也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担忧,美债存在被抛售的现象。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已攀升至37万亿美元,每年仅债务利息支出就超过1万亿美元。
面对中国的金融战略调整,特朗普政府似乎有些措手不及。近期,白宫内部出现了明显的人事变动,特别是对华强硬派遭到系统性打压。
9月10日,特朗普突然撤销了对兰登·海德出任美国商务部助理部长的提名。作为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的核心成员,海德是著名的对华鹰派,他的提名被撤销无疑是对反华势力的重大打击。
更早之前,特朗普还对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进行清洗,多名主张对华强硬路线的顾问被陆续清退。曾主导印太战略框架的前首席国家安全副顾问黄之瀚、力推对台军售常态化的前国防部副部长科尔比等核心鹰派人物均被撤职。
这些人事变动与特朗普上任初期的对华强硬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当时,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高额关税,最高时达到245%,导致中美贸易一度陷入停滞。
特朗普对华政策的转向并非偶然。事实上,自2025年5月以来,特朗普的对华策略就开始显现出灵活务实的特点。
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出人意料地表示:“中美关系很好”,并声称未来将以“非常友好的方式”与中国竞争。这与他在贸易战时的激烈言论形成鲜明对比。
同时,特朗普多次释放访华信号,甚至组建了一个由美国各行业CEO组成的访问团,准备出席中国的阅兵式。这些举动明显是在向中方示好。
分析认为,特朗普转向务实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关税战并未使中国屈服,反而导致美国国内物价上涨,民众生活压力剧增;二是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让美国军工企业和新能源企业受到严重影响;三是特朗普需要外交成果来提升国内执政声望。
中国增持黄金、减持美债的行动,背后有着深层的金融逻辑。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
当前,美国联邦政府债务问题愈发严重。4月时,美国联邦债务总额就突破了36万亿美元,年利息支出超过9500亿美元。特朗普通过的“大美丽法案”,未来10年将让美国联邦政府的负债额外增加2万亿美元。
美元指数自特朗普上任以来已下跌超过10%。
中国减持美债也有战术考量。一方面可以推高美债收益率,增加美国政府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可优化对外投资结构,实现收益最大化。但中国也不会过快抛售美债,因为这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崩盘。
展望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世界黄金协会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增加166吨,处于历史高位。2022年至2024年,全球央行年度购金量连续三年均超过1000吨。
95%的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将增加。
对于金价走势,市场普遍维持对黄金中长期走势的看涨判断。高盛预计到2025年底,金价将升至每盎司3700美元,到2026年中期将达到每盎司4000美元。花旗则指出,市场已提前甚至过度反映美联储降息预期,因此黄金上涨动力可能减弱。
中美之间的金融博弈将会继续。特朗普的“更务实”更像是在和中国的对抗中寻找更多“赢”的机会。一旦美国经济再次下滑,或国内执政压力激增,特朗普仍有可能再次将中美关系推入低谷。
未来,中美博弈的关键点将更加清晰:美国能否在保持全球影响力的同时处理好国内债务问题?中国能否通过外汇储备的优化配置抵御外部风险?黄金与美债的一增一减,正悄悄改变大国博弈的玩法。
信息来源:
9月外汇储备增加165亿美元,央行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
2025-10-07 10:28·澎湃新闻
央行:中国9月末黄金储备报7406万盎司 连续第11个月增持黄金
2025-10-07 10:13·每日经济新闻
今年9月底我国黄金储备达2303.52吨
2025-10-11 14:29·大象新闻
更新时间:2025-10-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