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大事了,美国接连坠机,伊朗亮出“底牌”,俄石油基地被炸

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正当中美贸易再次升级,中国扩大稀土出口管制后,美国第一时间向中国提出电话沟通请求,中方直接拒接。

关键时刻,又发生了3件事,与美俄伊等国密切相关。

第一件事,美国传来噩耗,突发坠机,全部遇难。

当地时间10月13日清晨,一架小型飞机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东南部、距波士顿南约80公里的达特茅斯市195号州际公路上坠毁,机上2人全部遇难。

现场视频画面显示,公路上浓烟翻涌,飞机残骸正熊熊燃烧。

据警方通报,该架飞机疑似在尝试降落于新贝德福德区域机场的过程中,并未事先递交飞行计划。当时,天气状况极为恶劣,不仅下着大雨,还伴随着强烈的侧风。由于美国联邦政府处于“停摆”状态,美国联邦航空管理机构及国家运输安全监管部门均未对相关咨询作出任何反馈。

13日当天,美国境内接连发生两起航空事故:在加利福尼亚州,一架直升机不幸坠落在公路上,机上2人伤势危急,同时地面有3人受伤,所有伤者均已被紧急送医救治;在得克萨斯州沃斯堡市周边,一架双发涡桨小型飞机在机场附近的停车场坠毁,机上2人不幸遇难,事故还导致多辆卡车燃起大火。

目前,这两起坠机事故的具体原因尚不明确,美方已展开相关调查。

在美国,自1918年至2022年6月,由于空难死亡人数达到2万余人,除了飞机本身的安全保障因素外,作为全世界拥有飞机最多的国家,发生在美国的飞机事故也是最多。

不论军用,还是民用飞机均频繁出现坠机事故,其诱因涵盖飞机老化陈旧、维修保养失当、飞行员操作失误以及极端天气状况等。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近期发生的3起坠机事故中,有2起是在机场周边坠毁,这一情况或许与美国政府“停摆”存在关联。

因为,美国政府时隔近七年再“停摆”,部分公共服务被暂停或延迟,经济数据发布也将受影响。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政府“关门”将导致大约75万名联邦雇员被迫休假。导致美国各地空管中心出现严重的人手短缺问题,甚至不少机场一度出现“长时间无人监管”等情况,导致各地大量航班受到影响。

在美国坠机事故接连不断的大背景下,倘若政府“关门”危机持续发酵,社会秩序极有可能陷入更加混乱的局面,解决政府“停摆”难题已然成为特朗普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与此同时,美伊局势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第二件事,伊朗再度亮出“底牌”。

据央视新闻12日报道,当地时间10月11日,伊朗海军负责人坦格西里表示,伊朗最高领导层有权根据外部对伊朗石油出口施压的力度,来决定霍尔木兹海峡是保持开放还是实施封锁。

近期,美英法德等国推动联合国重启对伊制裁,西方国家再次对伊极限施压。

而伊朗外交部声明指出,英法德在美国煽动施压下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却未履行伊核协议承诺。英法德还支持或默许美以袭击伊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管的核设施,严重违法且违背协议实质与精神。四国滥用争端解决机制试图恢复已终止的联合国制裁,既不合法也不合理。

伊朗已明确放话,将依据外部所施加的压力来决定是否对霍尔木兹海峡实施封锁,此举乃是其对抗西方的关键“王牌”。

要知道,波斯湾是全球最大石油输出区,石油出口量全球占比超60%。从波斯湾驶出的油轮需经霍尔木兹海峡入印度洋再驶向世界,该海峡是掌控波斯湾“世界油库”的关键“阀门”。长期以来,波斯湾地区90%至95%的石油总出口量经此运往全球,运输高峰期每天有300余艘油船等商船通过。中国60%的进口石油来自波斯湾,且基本途经该海峡。

海湾战争打得如火如荼之际,伊朗都未曾对霍尔木兹海峡实施封锁。然而,当美伊矛盾骤然爆发后,伊朗却多次放出封锁该海峡的风声,虽尚未作出正式封锁的决定,但此举已然尽显当下局势的紧张程度,双方俨然一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态势。

第三件事,克里米亚一石油基地夜间遭袭起火。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3日凌晨,克里米亚行政长官阿克肖诺夫称,该地区费奥多西亚石油基地遭乌军无人机袭击引发火灾,初步判断无人员伤亡。13日上午塔斯社消息,受此影响,圣彼得堡至塞瓦斯托波尔线路列车延误2.5小时。

13日乌媒披露,知情人士称当天乌安全局特种部队操控无人机袭击克里米亚多处俄方设施,包括费奥多西亚石油储备基地(至少五个储油罐起火)和数个变电站,如220千伏“卡法”变电站(俄至克里米亚能源输送关键部分)设备受损,对330千伏“辛菲罗波尔”变电站攻击也引发爆炸。

俄国防部发布通报称,在当地时间12日23时到13日8时这段时间里,克里米亚地区上空有56架乌克兰的固定翼无人机被拦截并摧毁。

事情并未就此结束。有来自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的消息人士称,在11日凌晨时分,乌军派出远程无人机,对远在距离乌克兰1400公里外的俄罗斯乌法市的一处炼油厂发动了袭击。要知道,乌法市可是俄罗斯极为重要的石油炼制中心之一。

另外,据英国《金融时报》12日报道,数名官员披露,过去几个月美国一直支持乌克兰对俄能源基础设施发动远程袭击。美国深度参与行动计划制定,为无人机飞行路线、高度及攻击时间等提供详尽指导,助乌无人机绕过俄防空系统。

知情人士称,此行动是美乌周密策划、共同执行,旨在削弱俄经济能力,通过打击能源设施推高俄国内能源价格、削弱其能源出口竞争力,迫使俄回到谈判桌。

当下,这一传闻既未得到美乌双方的确认,俄方也未给出正式回应。然而,俄能源设施接连遭受攻击,愤怒情绪必然如滚雪球般不断累积。

在此情形下,俄罗斯或许会加大对战场资源的投入力度,也不排除会与美国展开“交涉”。如此一来,俄乌局势、美俄关系都极有可能出现新的变化,滋生出不稳定因素。

“黑云压城城欲摧”,局势走向扑朔迷离,后续事态将如何演变,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5

标签:财经   伊朗   底牌   美国   石油   基地   克里米亚   波斯湾   无人机   霍尔   飞机   乌克兰   海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