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非洲大陆东南方,印度洋湛蓝的波涛中,矗立着被称为“非洲绿宝石”的马达加斯加岛。在这里,有一位中国医生用十年光阴,让一根根银针成为跨越国界的友谊纽带,用精湛医术与无私奉献,在异国他乡书写着动人的援外故事。他,就是甘肃省中医院的中医针灸专家李永升。从2002年首次踏上这片土地,到如今第五次执行援外医疗任务的圆满完成,李永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成为中马友谊的生动注脚。
勇毅出征 开启援外征程
2002年,39岁的李永升迎来人生的重要抉择。彼时,他作为中医针灸医生,正处于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国内已有稳定的工作和生活。然而,当祖国发出组建第14批援马达加斯加医疗队的号召时,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报名参加。“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天职;作为一名中国人,为国奉献是使命。”李永升回忆起当时的选择,眼神中依然闪烁着坚定。
初到马达加斯加,迎接医疗队的是超乎想象的困难。尤其是位于马国最南端的昂布翁贝(南方点),这里气候干旱,沙漠环绕,长期缺水少电。在第14批援外期间,甚至出现过连续三个月无电的情况,医疗设备无法正常运转,夜间诊疗只能依靠手电筒照明。语言障碍也成为横亘在医疗队面前的一道难关,当地通用法语和马达加斯加语,沟通不畅不仅影响诊疗效率,更让队员们产生心理压力。
面对重重困难,李永升展现出顽强的毅力和担当精神。凭借此前学习积累的语言基础,他主动承担起翻译工作,帮助队员与当地医院、政府部门及民众沟通。为解决生活物资短缺问题,他四处奔走联系,协调各方资源;为稳定队员情绪,他用乐观积极的态度感染身边人,带领大家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在他的努力下,医疗队逐渐适应了当地环境,各项工作步入正轨。
扎根异乡 书写医者仁心
在援外医疗工作中,李永升始终秉持“医者仁心”的信念,用手中的银针为无数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他的诊室里,既有国民议会议长家属、监察长、国防部将军、外交部部长等政要,也有来自偏远乡村的普通农民,还有两三岁的脑瘫患儿。无论患者身份高低、贫富差距,他都一视同仁,认真诊断、精心治疗。
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农民因长期劳作患上严重的关节疼痛,行动困难,生活几乎不能自理。李永升为他制定了详细的针灸治疗方案,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老人的疼痛明显减轻,重新恢复了基本的劳动能力。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拉着李永升的手用当地语言反复说着“谢谢”。还有一名患有脑瘫的儿童,在李永升持续的针灸和康复治疗下,肢体协调性和语言能力都有了显著改善,孩子父母激动地表示,是中国医生给了孩子新的希望。
在为当地民众解除病痛的同时,李永升也时刻牵挂着在马岛打拼的同胞。曾有一名中国工人在工作中意外受伤,导致腰部严重损伤,行动不便。李永升得知后,第一时间赶到他的住处,为其进行针灸和推拿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工人的伤势逐渐好转,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在异国他乡,能得到祖国医生的悉心治疗,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这名工人感慨道。
特殊使者 传播中医文化
李永升深知,援外医疗不仅是治病救人,更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契机。为了更好地与受援国医务人员和患者交流,他坚持自学法语十几年不间断,同时学习掌握了常用的马达加斯加语。他编写的《医用马语基础教材》,自费印刷200多本赠送给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对外交流与合作处,为后续援外医疗队员的语言培训提供了宝贵资料。
作为两批援外医疗队的点长,李永升积极开展中医知识和技术的传授工作。在南方点工作期间,他利用休息时间为当地医院医护人员讲授中文180课时;在担任第23批援马医疗队首都点点长时,他主动为马方医护人员开设中文课程,每天一小时,风雨无阻坚持了6个月,极大地激发了当地医护人员学习中文和中医的热情。他还毫无保留地传授推拿、按摩、拔火罐、艾灸以及常用针灸腧穴等中医适宜技术,培养了一批热爱中医的当地医疗人才。
为了扩大中医在马达加斯加的影响力,李永升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宣传推广。他走进孔子学院,为大学生讲解中医理论,现场示范中医适宜技术,让年轻一代领略到中医的神奇魅力;应中国驻马达加斯加大使馆邀请,为大使馆工作人员及中资企业负责人普及中医基础和健康保健知识;通过治愈的患者在当地广播电台宣传中医针灸,还积极与教堂神父、镇政府市长沟通,借助他们的力量让更多民众了解医疗队和中医药文化。
受到褒奖 初心始终如一
李永升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中马两国的高度认可。2017年3月,他应中国外交部邀请,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建交45周年”庆典活动,受到马达加斯加共和国总统的亲切接见;2019年10月,他被马达加斯加共和国授予“骑士勋章”,这是马国政府对他为中马医疗卫生合作所做贡献的最高褒奖。
然而,面对荣誉,李永升始终保持着谦逊和低调。他说:“这些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所有援外医疗队员,属于伟大的祖国。援外医疗是一项崇高的事业,能够参与其中,为增进中马友谊、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是我一生的荣幸。”
十载援外路,一生家国情。他用行动诠释了中国医者的仁心与担当,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大国风范与宽广情怀。如今,年届花甲的李永升已经启程回国,但他仍情系马国,情系中国医疗队,并叮嘱新队员,有什么需要帮助,他定会全力以赴,愿中医药之花在马达加斯加绽放得更加绚烂,让中马友谊之树常青。
从青涩壮年到鬓染霜白,李永升用十年援外路,诠释了医者大爱与家国情怀;用一根根银针,架起了中马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他的故事,是中国援外医疗队的一个缩影,更是新时代中国医生使命担当的生动写照。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像李永升这样的援外医疗工作者们,正以实际行动书写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壮丽篇章。
审核|宣传统战处 张德宏
责编|宣传统战处 郑访江
编辑|宣传统战处 安莹洁
供稿|宣传统战处 郑访江 马志强
更新时间:2025-08-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