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柏蔷薇)7 月 14 日上午,大冶市灵乡镇的上空传来阵阵轻微嗡鸣,两架无人机分别从镇政府和毛铺村村委会同步起飞,朝着辖区内的水库、河流等水域飞去。自夏季来临,这些 “云端卫士” 便日夜守护在灵乡大地,用科技力量为群众生命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灵乡镇水域资源丰富,辖区内分布着 17 座水库、12 条河流、29 口山塘及 249 口门口塘,传统巡查模式难以实现全域覆盖。为破解这一难题,该镇创新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与湖北皓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投入 4 架巡查无人机与 2 架载重无人机组成 “空中战队”。其中巡查无人机搭载扩音器,能实时对水域周边人群进行安全喊话;载重无人机则可承载100公斤重物,配备救生圈,遇紧急情况能精准投送救援设备并拖拽落水者,实现 “巡查 + 救援” 一体化。
高效的巡查机制让安全监管更精准。灵乡镇创新采用 “定时 + 重点” 巡查模式:每日上午 9 点,两架无人机准时升空,1 小时内即可完成全镇水域全覆盖扫描;而在午间 11:30 至下午 3 点、傍晚 4 点至 7 点等溺水高发时段,无人机保持常态化巡航。一旦发现水域附近有人员逗留或下水,操作员立即通过无人机远程喊话警示,同时将定位信息推送至工作群,附近村干部、包保干部迅速赶赴现场处置,形成 “空中预警 — 地面响应” 的快速闭环。
在灵乡镇政府的无人机监控平台上,高清画面实时传输,红外摄像头即使在复杂地形中也能捕捉细微动态。“以前靠步行巡查,全村水域转一圈要两三个小时,偏僻角落还容易遗漏。” 坳头村 “两委” 委员胡涛深有感触,“现在无人机十几分钟就能全覆盖,发现有人在梅红水库边逗留,立刻就能喊话劝阻,效率提升太多了。”
如今,灵乡镇已建成标准化无人机基站和智能监控平台,通过可见光与红外双摄像头组合,有效弥补了人工巡逻的视野盲区。无人机不仅能精准识别水域周边风险,更能将巡查数据实时回传,为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从空中巡查到应急救援,从实时监控到快速响应,灵乡镇通过 “人防 + 技防” 的深度融合,让无人机成为防溺水工作的 “空中之眼” 和 “应急之手”。这种科技赋能的治理模式,不仅显著提升了水域安全监管的广度、速度与精准度,更用创新实践诠释了 “科技为民” 的理念。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