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8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怒气冲冲地指责印度“不仅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还将其中大部分石油在公开市场上出售,牟取暴利”,他威胁要“大幅提高印度向美国缴纳的关税”。
几小时后,印度外交部官员直接用“胡说八道”定性美方指控,并痛斥西方在能源采购上搞“双标”。
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对印度发难。
就在一周前,他宣布自8月1日起对所有印度商品加征25%关税,并威胁若印度继续购买俄油将追加惩罚性关税。
但这次印度的回应没有妥协,只有反击。
而这场反击背后,藏着一个东方大国强硬应对美国压力的成功模板。
特朗普在8月1日曾信心满满地向媒体宣称:“印度打算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然而路透社第二天就援引印度政府消息人士打了美国总统的脸,“要在一夕之间停止采购,不是这么简单的事”。
这些匿名官员透露:印俄签署的是长期石油合同,贸然停止将引发连锁反应。
作为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印度每日消耗约550万桶石油,其中88%依赖进口。而俄罗斯原油已占其进口总量的35%,日均约175万桶。
在俄乌冲突初期,俄罗斯曾给印度每桶14-16美元的折扣,让印度炼油厂节省数十亿美元。虽然2025年折扣缩窄至2.5-4美元,但长期合同提供的稳定性仍是中东原油无法替代的。
若完全转向美国或中东原油,印度能源账单将暴增90-110亿美元。在莫迪政府推动“印度制造”的关键时刻,这笔钱关乎国运。
“印度与俄罗斯的关系稳定且经过时间考验,”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贾伊斯瓦尔在8月1日的记者会上强调,“不该用第三方国家的棱镜去审视”。
这话就是给特朗普的明确信号——印度不会听命于人。
石油战场硝烟未散,军购领域又起烽烟。
“除非美国同意技术转让和本土生产,否则不会采购F-35。”印度国防部的条件直击美国军售政策的核心禁区。F-35的任务系统、电子战软件和飞控代码从未向任何国家开放,这意味着印度若采购,将永远受制于人。
更让美国军火商心碎的是,印度转身就投入了俄罗斯的怀抱。
2025年7月,印度宣布将采购40至60架俄制苏-57E战机,俄方不仅同意开放源代码,还承诺帮助印度实现60%的本地化生产。
印度空军早就算过账:F-35单机成本超过1亿美元,加上出口附加费,实际价格更高。而苏-57E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单价仅6000万美元左右。
军事压力也是现实考量。
2025年6月,中国歼-20战机规模突破200架,巴基斯坦计划引进40架歼-35,南亚天空的力量平衡正在倾斜。印度需要能快速形成战斗力的五代机,而不是受制于人的“高端玩具”。
其实,印度向来极其看重“大国尊严”和“战略自主”,这几乎是它外交政策里最核心的DNA。
可特朗普也不是吃素的!25%的关税影响印度每年价值865亿美元的对美出口,可能导致260亿美元损失。
印度的反击既精准又刁钻。
2025年5月,印度向WTO提交文件,计划对美国豆类、坚果等价值76亿美元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其中鹰嘴豆关税高达60%。这些商品直指美国农业州,也是特朗普的票仓大本营。
更狠的是数字税,谷歌、亚马逊等美国科技巨头在印度业务被征收2%的服务费,看似比例不大,却掐住了硅谷企业在全球最大增量市场的咽喉。
同时,印度向美国产品开放油气和贵金属领域。
2025年上半年,美国对印度原油出口激增51%,日均达27.1万桶。这步棋妙在既缓和贸易逆差,又避免过度依赖俄油。
“表面让步,实际是拿美国的钱买美国的油,还赚个合作名声。”新德里的经济战略专家在私下交流中道破天机。
印度作为全球第三大能源进口国,每年石油进口账单巨大,通过这招既安抚特朗普,又保持能源渠道多元,而且增加美国原油进口后,他们反而有了更多筹码与俄罗斯谈判油价折扣。
不得不说,莫迪政府的反击组合拳背后,藏着一个东方老师的影子,也就是中国。
此前,特朗普威胁对中国购买俄油实施“二级制裁”时,中国外交部的回应做出回应:“中国购买哪国能源完全是自己的主权,美国没资格干预”。
这种底气来自硬实力。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规模、能源供应链和国内市场给予它说“不”的筹码。而印度从中悟出:只有实力才是谈判桌上的护身符。
不过,中国顶住压力,印度初期摇摆后被迫强硬。
而且,特朗普或许没想到,他的关税大棒竟成了中俄印战略协作的催化剂。
2025年5月,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公开呼吁重启三方对话,不到两个月,中国外交部回应“符合三国利益”。7月17日,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贾伊斯瓦尔松口表示“愿意探讨复兴”。
这个机制曾是21世纪初三国协调国际事务的平台,但因中印边境摩擦而搁浅。如今美国关税压力让它重获生机,三方初步会议定于9月举行,焦点锁定能源协调与边界缓和。
“中俄海上联合-2025军演”则给印度提供了更直接的支持!
8月3日,中国潜艇首次参与俄罗斯的救援训练,双方舰队进行反潜、防空演练。四艘中国军舰与俄舰队混编航行,传递出西太平洋安全绝非美国一家之事的信号。
对莫迪而言,中俄在军事上的联手展示恰逢其时,让他在白宫压力下挺直腰杆。
而为了能获得中国的持续声援,2025年3月,印度已开始拆除对华贸易壁垒,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
要知道,三国占全球GDP的24%、能源消费量的35%,若形成“能源-经济防御圈”,足以抗衡西方体系。
而印度在美俄间的周旋空间,反而因此扩大。
可莫迪一直尝试在东西方之间摇摆谋求更大利益,所以中国必须谨慎印度未来的对美政策,避免因印方倒向美国后而损害中国的利益。
参考资料:
环球网:2025-08-04:美印关系现裂痕,莫迪呼吁推“国货”,印度无视特朗普威胁“坚持买俄油”
更新时间:2025-08-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