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拿起手机就不想放下?

一早上,妈妈刚买菜回来,就听客厅里滴滴滴、哒哒哒,“你真棒”“恭喜闯关成功”的提示音。走进客厅一看,两小只头顶头在玩游戏。

手机这个东西,本来是想让孩子学知识、长见识,给孩子弄的益智游戏、思维闯关游戏。可是谁能想到,这个东西玩了还想玩,不想停下来。

楼下乐乐家,天天能听到乐乐妈大吼“把手机给我”“不许玩了”。乐乐都上学了,妈妈还要为孩子玩手机发愁。而且,遇到这样问题的妈妈,好像还有很多。

有些妈妈说,“孩子自制力太差,不能把手机给他们。”

可孩子玩上手机,就不想放下,真的是“自制力”的问题吗?

其实早有科学家对手机游戏、短视频,对人的吸引给出过分析。

游戏和短视频的设计巧妙,让人想继续下去。它们通过视觉刺激和即时反馈,激活大脑的奖励机制,让大脑不断释放多巴胺,产生快感,从而不想停下来。

1.游戏中的即时胜任感,生活给不了,但家庭教育可以补充

游戏一局一局的非常短。也就是说,孩子在游戏中可以很快获得结果。这个学习就给不了。

9年义务教育,如果上高中就是12年,上大学就是16年,读研究生时间就更长了。

相比之下,游戏中的即时反馈让孩子迅速感受到成就感。

这点,家长在学习中设计短小的任务节点,可以满足。当孩子完成小目标后,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奖励,让孩子体验到类似游戏中的成就感。逐渐喜欢上学习带来的满足感。

2.游戏中的归属感,生活也可以给,但家长需要观察

大部分孩子在游戏中找到归属感,组团打比赛、打怪兽,通过团队合作获得认同感。

人是群居动物,生活中少不了社交。家长多带孩子参加活动、兴趣小组,鼓励孩子与同龄人协作交流。

期初在孩子遇到社交困难时,家长及时提供帮助和引导,是对孩子的鼓励。你发现了吗,孩子小时候遇到问题就哭,成长中孩子的情绪管理一直需要家长引导。

所以,这个别偷懒。

说到这儿,我就想起前段时间刷到的一个视频,大概意思是,父母觉得孩子手机成瘾,但事实并没有到那个地步。通过家庭教育和合理引导,孩子就能逐渐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啥程度是成瘾了?大概情况就是,孩子只想玩手机,其他事情啥也不想做了,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健康。

我们当然不能看到孩子到那个程度,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有依赖手机的苗头,家长该管就得管,该沟通就得沟通,该限制就得限制,家里的使用手机规则要及时安排上。

我们总不能看到孩子一条道走到黑,撞到南墙再让他不得不回头吧!

如何减少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呢?

上面说了学习和社交方面的。

(1)我个人认为,家长的陪伴是最重要的。

很多手机成瘾的孩子,他们沉迷手机世界不想出来,也不和家人交流。想想这样的家庭氛围,我觉得挺难过的。

所以,不论啥时候,别把“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间占做他用。

哪怕孩子学习在忙,哪怕自己工作再累,说话的时间和力气总是有的。

(2)之前听过一位老师说,“让孩子看到希望”。

仔细想想,也挺有道理的。啥意思呢?生活中的问题并非无解,再难的问题总有办法解决。但如果让孩子独自面对,他可能会迷茫、不知所措,最后觉得没有希望就会放弃。

精神总要找到发泄口,手机就成了替代品。

所以,学习的难也好,要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战胜它、学会它;生活的挑战也好,让孩子相信自己,没啥事是不能通过努力克服的。

减少孩子对手机的依赖,真的不是把手机拿走那么简单,需要家长用心去引导。对此,你怎么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4

标签:育儿   孩子   手机   家长   妈妈   社交   游戏   自制力   归属感   时间   家庭教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