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银行增利不增收,三位副行长相继辞职

过去的2024年,郑州银行增利不增收,收入下滑有所放缓,主要受益于投资收益大增所致,不过利息净收入进一步下滑;归母净利润扭转了前两年下滑的态势,主要是信用减值损失减少所致。

郑州银行去年不良贷款进一步增加,不良贷款率则有所下滑。细分来看,受房地产业影响,公司对公贷款的不良贷款仍然保持增长;零售贷款实现“不良”双降,其中信用卡的情况需要引起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年初伊始,郑州银行多位高管因工作调整或身体原因、个人原因而辞职,包括三位副行长、三位行长助理,需要尽快填补空缺,稳定军心。

收入连续两年下滑

2024年,郑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28.77亿元,同比下滑5.78%,归母净利润18.76亿元,同比微增1.39%。

拉长时间线来看,公司收入已经连续两年下滑,2023年降幅9.5%,面临着不低的增长压力,去年规模是2019年以来的最低值;早前两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下滑24.92%、18.5%,去年扭转了下滑态势,不过近两年的利润规模均低于2013年的19.02亿元。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2024年各季度,公司的收入分别为34亿元、29.93亿元、26.48亿元、38.36亿元,同比分别变动2.47%、-16.86%、-25.61%、20.28%,其中Q4表现尚可;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7亿元、6.26亿元、6.5亿元、-3.68亿元,同比分别变动-18.57%、-27.04%、-7.63%、59.06%。

近年来,银行业的净息差收窄明显,郑州银行也不例外,从2020年的2.4%一路下滑至2024年的1.72%,累计下滑0.68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同期公司利息净收入增速也从增长过渡至下滑,近两年分别下滑4.2%、11.71%至117.4亿元、103.65亿元,去年规模是近五年新低,这也是公司收入连续两年下滑的关键。

从非息收入来看,最近五年的情况同样并不乐观,总体呈现下滑态势,分别为33.67亿元、28.52亿元、28.48亿元、19.28亿元、25.13亿元,早前四年分别下滑25.21%、15.32%、0.15%、32.3%,去年则同比增长30.34%,放缓了收入下滑态势。

梳理来看,郑州银行去年非利息收入增长与投资收益有关,同比大增72.35%至18.34亿元,增长额7.7亿元。然而,公司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滑18.42%至4.72亿元,已经连续四年下滑。

除此之外,其他非利息收入项目对公司收入的影响较小。

从费用支出来看,郑州银行去年的业务及管理费为37.13亿元,同比增加0.17亿元,细分来看,人工成本是支出大头,同比减少0.16亿元至21.48亿元,其他费用同比增加0.74元至10.22亿元。

2024年,公司在职员工合计6180人,同比增加269人,员工增加、人工成本降,意味着员工平均薪酬同比有所减少。

事实上,郑州银行去年净利之所以扭转下滑态势,主要是与信用减值大幅减少有关,同比减少8.92亿元至71.83亿元,降幅11.04%,主要是发放贷款及垫款减值损失大幅减少所致,同比减少7.54亿元至51.38亿元。

房地产不良贷款超21亿元

最近五年,郑州银行的不良贷款增长明显,分别为49.44亿元、53.45亿元、62.22亿元、67.57亿元、69.23亿元,累计增加19.79亿元,累计增幅约40%。

同期不良贷款率呈现下滑态势,分别为2.08%、1.85%、1.88%、1.87%、1.79%,累计下滑0.29个百分点。

即使如此,郑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城商行处在较高水平,目前已经披露年报的城商行中,公司的不良贷款率排在首位,比第二的北京银行(1.31%)要高上0.48个百分点,比最低的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均为0.76%)要高上1.03个百分点,显然公司亟待加强贷款质量管理。

郑州银行贷款主要以公司贷款为主,去年贷款为2689.44亿元,占比69.37%,该类贷款也是公司不良贷款的主要源头,金额为55.04亿元,同比增加1.95亿元,不良贷款率2.05%,同比下滑0.04个百分点。

对公贷款不良贷款主要以中长期贷款为主,金额为42.78亿元,同比增加4.94亿元,不良贷款率2.4%,同比上升0.35个百分点。

对公贷款的短期贷款的不良贷款为12.27亿元,同比减少2.99亿元,不良贷款率1.36%,同比下滑0.87个百分点。

按行业划分来看,对公贷款的不良贷款主要集中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为21.23亿元、12.77亿元、7.08亿元,其中房地产业不良贷款同比增加2.32亿元,不良贷款率9.55%,同比上升3.07个百分点。

对公贷款不良贷款率最高的行业是住宿和餐饮业,高达43.8%,房地产行业紧随其后,排在第三的则是农、林、牧、渔业,不良贷款率6.2%。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去年11月,郑州银行披露诉讼公告,起诉多家房地产企业,包括郑州鑫盈置业有限公司、康桥房地产等,涉诉金额超20亿元,报告期房地产业不良贷款金额增长也算在预料之中。

不过,被公司起诉的房企面临着较大资金问题,即使胜诉,要回相关本金、利息等的可能性比较低。

郑州银行2024年个人贷款总额为909.57亿元,占比23.46%,不良贷款14.19亿元,同比增加0.29亿元,不良贷款率1.56%,同比下滑0.16个百分点。

零售贷款中,不良贷款由高至低分别是个人经营性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余额,分别为8.63亿元、3.32亿元、1.33亿元、0.91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25%、1.04%、0.77%、2.55%。

上述贷款中,变动最大的信用卡贷款,不良贷款同比增加0.24亿元,不良贷款率同比增加0.44个百分点。

郑州银行不良贷款高企的另一面,每年的信用减值损失也并不低,近五年分别为71.84亿元、72.63亿元、86.6亿元、80.75亿元、71.83亿元,直接侵蚀了企业利润,均远超同期净利润。

需要指出的是,公司开始出售不良资产包。

去年9月,郑州银行与中原资产在4日签订了《资产转谈合同》,向后者出售信贷资产及其他资产(简称“拟转让资产”),转让价款100亿元,中原资产将以50亿元的现金以及合计50亿元的信托受益权方式支付。

拟转让资产在扣除减值准备前的本金及利息账面余额合计约为150.11亿元,而公司表示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合计约为49.92亿元,所以债权净额约为人民币100.19亿元。

抛弃“包袱”后,郑州银行的资产质量在未来是否会有明显改善,不妨让子弹飞一会。

除了改善资产质量,郑州银行还要将重心放在内控方面。去年9月,郑州银行平顶山分行因存在以贷转存;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的违法违规事实,被处以70万元罚款;

同月,郑州银行南阳分行因存在贷款“三查”不到位的违法违规事实,被处以30万元罚款;

12月,,郑州银行开封分行因存在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资金、违规办理无真实交易关系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违法违规事实,被处以60万元罚款,相关责任人被警告。

多家分行领罚单背后,郑州银行需要强化员工的合规意识,做好内控管理,进一步合规运营,避免重蹈覆撤。

高管频繁变动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2025年伊始,郑州银行管理层迎来了重大调整,多位高管辞职。

1月24日,因工作原因,傅春乔辞去副行长职务、李红辞去行长助理职务;

2月12日,因个人原因,刘久庆辞去行长助理职务;

3月25日,因身体原因,郭志彬辞去副行长职务;

3月28日,因工作调整,孙海刚辞去副行长职务、李磊辞去行长助理职务;

今年1月25日,李红担任郑州银行行长任职资格获批,正式执掌公司,但随之而来的人事调整是前所未有的,填补相关空缺,稳定军心至关重要。

根据2024年报,目前郑州银行仅有两位行长,包括行长李红、副行长孙润华,公司历年的行长由“一正四副”组成,这意味着需要尽快招聘其余三位副行长,并获得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核准,才能填补空缺。

人事剧震之下,郑州银行在2025年又会有什么表现,唯有时间能够给出答案。

需要指出的是,郑州银行终于再度选择分红了,年报中宣布每10股派0.2元(含税),现金分红1.82亿元,股利支付率9.69%,相比较于2020年、2022年10转1股的分红方式,有了很大进步,但分红力度在银行业中是属于比较低的。

(短平快解读-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PS若稿件侵权或数据有误,请及时联系修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9

标签:郑州   银行   行长   百分点   不良贷款   贷款   去年   资产   收入   财经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