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唐雨)冬季来临,山城气温逐渐走低,不少市民家中已利用空调、暖气片等设备取暖。11月24日,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何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民在取暖时要注意通风和多喝水,室温保持在18-24℃左右,警惕“暖气病”。
01
取暖时注意通风
何建表示,冬季使用空调或暖气片取暖,容易导致室内空气湿度下降。同时,过于干燥的空气会损伤呼吸道黏膜,降低呼吸道的防御能力。为了保温而紧闭门窗,会使室内空气流通性变差,为病毒、细菌传播创造条件,从而增加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感染风险。
02
警惕“暖气病”
不少市民还被“暖气病”困扰。何建介绍,如果室内温度过高、湿度过低,且空气不流通,会让市民容易出现鼻咽干燥、嘴唇干裂、皮肤瘙痒、头晕眼花、胸闷烦躁等症状,这些都是“暖气病”的典型表现。“同时,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进入湿冷的室外,血管会骤然收缩,血压上升,年老体弱者或有基础疾病的人群需警惕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03
室温保持在18-24℃为宜
那么,市民应该如何科学取暖呢?“首先,我们要注意控制室温。”何建说,室温保持在18-24℃为宜,使用取暖设备时,可在室内放一盆水或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开窗通风是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和‘暖气病’经济有效的方法。”
何建建议,市民应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市民可选择在午后室外空气质量较好时开窗通风。如遇雾霾等污染天气,应减少开窗。“在干燥的取暖环境下,身体水分流失加快。市民应保证每天足量饮水(约1.5-2升),建议少量多次饮用,以白开水或淡茶水为佳,保持身体水分充足。”
04
控制室内外温差
此外,何健建议,要注意控制室内外温差。进出室内外时,应及时增减衣物。出门前,可在门口等过渡区域稍作停留,让身体逐步适应温度变化,避免因温差过大给身体带来不适,有条件的家庭可使用加湿器和空气净化器改善室内环境。使用加湿器时应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清洁,防止细菌滋生;使用空气净化器要注意定期清洗或更换过滤网,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更新时间:2025-11-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