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核心结论
2025年11月17日,国内煤炭市场呈现“稳中有升、结构分化”特征:产地部分优质煤种小幅探涨,港口报价坚挺但成交清淡,电厂日耗小幅下降导致采购需求有限。市场情绪分化,贸易商对后续走势存在分歧,需关注产地供应、港口库存及电厂补库节奏的变化。
二、产地情况:价格稳中有升,局部探涨与流拍并存
今日产地煤炭价格整体保持稳定,部分优质煤种因需求支撑小幅上调。永智煤矿率先将5500大卡沫煤价格上调5元/吨,释放积极信号;邵寨煤业针对精煤与块煤推出量价优惠政策,旨在刺激发运量,反映出市场对优质煤种的需求仍在。宏鑫煤矿则保持各煤种价格稳定,按热值精细定价,避免价格大幅波动。
不过,产地市场也出现分化迹象:部分煤矿因前期价格上涨过快,贸易商恐高情绪升温,导致少量流拍;而优质焦煤、动力煤(如5500大卡及以上)因供应偏紧,价格仍有支撑。整体来看,产地供应保持稳定,但需求端的结构性差异导致价格走势分化。
三、港口情况:报价坚挺,成交清淡,情绪分化
北方港口今日贸易商报价以稳为主,但实际成交偏少。下游需求疲软,电厂及贸易商还盘压价意愿强烈,导致市场成交活跃度较低。市场情绪出现明显分化:
- 悲观派:部分贸易商因坑口降价、需求不振及进口煤冲击(10月进口煤量同比下降11%),恐高情绪升温,选择止盈出货,个别煤种可议价;
- 乐观派:另一部分贸易商基于发运成本倒挂(铁路运费上涨导致发运成本增加)、中下游库存偏低(环渤海港库存同比下降13.6%)及预期气温骤降(16-17日寒潮来袭,中东部气温下降6-10℃),认为后期煤价仍有上涨空间,持货观望。
截至今日,环渤海港煤炭库存为2430万吨,同比下降13.6%,但近期垒库速度缓慢,未能有效缓解库存偏低的压力。港口价格方面,京唐港山西产主焦煤库提价保持1860元/吨,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稳定在834元/吨(周环比上涨2.1%)。
四、需求情况:电厂日耗下降,采购需求有限
今日电厂日耗小幅下降,库存可用天数增加,导致短期采购需求有限。截至11月13日,沿海八省电厂库存较上周上升46万吨,日耗下降2.1万吨,可用天数增加1.5天;内陆十七省电厂库存也略有上升,日耗保持稳定。
需求端的疲软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季节性因素:11月进入枯水期,水电出力减弱,但电厂前期补库较为充足,当前以消耗库存为主;二是经济因素:工业企业生产进入淡季,非电行业(如建材、钢铁)需求有所下降,导致煤炭采购量减少。
五、后续展望:关注供需变化,警惕价格波动
短期来看,煤炭市场仍将维持“稳中有升、结构分化”的格局:
- 产地方面:优质煤种(如5500大卡动力煤、主焦煤)因供应偏紧,价格仍有小幅上涨空间;但部分非优质煤种(如低卡动力煤)可能因需求不足而价格稳定或小幅下降。
- 港口方面:报价仍将保持坚挺,但成交清淡的局面难以快速缓解,需等待下游需求回升(如气温骤降导致电厂日耗增加)或进口煤量减少(10月进口煤量同比下降11%),才能推动成交活跃。
- 需求方面:随着16-17日寒潮来袭,中东部地区气温将普遍下降6-10℃,电厂日耗预计将逐步回升,采购需求可能增加,但需警惕电厂因库存充足而延迟采购的风险。
长期来看,煤炭市场的走势将取决于供需格局的变化:一是产地供应是否能保持稳定(如安监力度、产能释放情况);二是进口煤量是否能有效补充国内供应(10月进口煤量同比下降11%,需关注后续进口情况);三是下游需求是否能持续回升(如工业生产恢复、气温变化)。
六、风险提示
- 政策风险:国家发改委可能出台保供稳价政策(如限制煤价涨幅),导致煤价回调;
- 需求风险:下游工业企业生产不及预期,导致煤炭需求进一步下降;
- 进口风险:进口煤量大幅增加(如国际煤价下降),导致国内煤价受到冲击;
- 天气风险:气温变化不及预期(如寒潮延迟),导致电厂日耗回升缓慢。
综上,2025年11月17日煤炭市场整体呈现“稳中有升、结构分化”的特征,产地部分优质煤种小幅探涨,港口报价坚挺但成交清淡,电厂日耗下降导致采购需求有限。市场情绪分化,需关注后续供需变化及政策动向,警惕价格波动风险。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