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Meta Connect大会,再次点燃了全球科技圈的热情。马克·扎克伯格带着三款AI智能眼镜高调登场,现场意外频发,但核心信息却被不少人忽略——那块藏在镜片侧边的小显示屏,或许真的是下一个数字时代的关键入口。
Meta这次没有藏着掖着,一下子推出了三款AI眼镜:大众市场定位的Ray-Ban Meta(379美元),主打运动户外的Oakley Meta Vanguard(499美元),以及配备Neural Band神经腕带和侧边显示屏的旗舰款Meta Ray-Ban Display(799美元)。这种“饱和式”上新,配合“先试后买”的销售策略,显然在摸索打造口碑和控制供应链压力的平衡点。
发布会最抢眼的桥段,其实不是产品本身,而是直播演示时AI助手两度“掉链子”,让扎克伯格现场苦笑。有人认为是WiFi不给力,但更大的可能是后台服务器扛不住高并发。
不过,真正值得深挖的,并非演示事故,而是扎克伯格背后的战略布局——希望用AI眼镜跨越智能手机,搭建连接现实与数字世界的“新入口”。
Ray-Ban Display的侧屏看似微不足道,但它的设计思路却和以往的智能穿戴产品完全不同。有人会说,这不就是把一块屏幕挪了个地方?但本质却是让数字信息更自然地“嵌入”现实生活。
比如,走在陌生城市,侧屏能实时显示路名和导航,再也不用低头看手机;遇见多年未见的朋友,侧屏能快速抓取社交媒体最新动态,帮你轻松找话题;上课或听讲座遇到疑惑,AI能立刻识别内容并给出答案。
从另一个角度看,侧屏让信息的获取和现实场景融为一体,不只是“查一查”,更像是为现实世界打上了“注释”。这正契合了“赛博-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的理念——让数字信息与物理世界无缝融合,成为感官的延伸。
Meta显然不满足于做一副时髦的高科技眼镜,而是想要让AI眼镜成为用户与现实世界交互的首选界面。想象一下,每天我们平均要看上百次手机,各种消息不断打断注意力。侧屏的出现,可以让重要信息以更友好、不干扰的方式出现,手机屏幕逐步退居二线。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看好。有人担心,完全沉浸式的虚实融合设备会让人与现实脱节,最终像AR/VR头显那样成为“玩具”,难以日常化。但如果侧屏AI眼镜能让人形成依赖,成为高频刚需,销量自然就有望攀升。
目前,Apple Watch年销量已稳定在4000万台,而Meta眼镜的累计销量还处于百万级别。但一旦社交、导航、实时信息等高频场景能在眼镜侧屏上流畅实现,吸引开发者进驻、催生原生“杀手级应用”,增长空间无疑巨大。
扎克伯格在演示中用眼镜接听WhatsApp视频通话,虽然翻车,但这个细节透露出Meta的核心方向——让AI眼镜成为社交和沟通的主场景。如果Meta能发挥自己在社交领域的“老本行”,让用户在AI眼镜上完成高频互动,千万级销量并非遥不可及。
行业对于AI眼镜的未来,并非只有一边倒的乐观。有人质疑,技术门槛、用户习惯、隐私安全等问题,仍是潜在的“拦路虎”。但从历史经验看,2007年iPhone刚发布时,也有不少人以为这只是诺基亚的又一款智能手机。事实证明,大时代常常在不经意间开启。
或许,Meta眼镜的“iPhone时刻”已经悄然到来。侧屏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却可能成为整个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融合的钥匙。至于未来AI眼镜还能颠覆哪些行业、解决哪些实际痛点,以及技术和工程难题如何破解,这些都值得持续关注和深度探讨。
无论你是怀疑派还是看多派,AI眼镜的出现,的确为下一轮科技变革埋下种子。新一轮入口之争已经打响,Meta能否真正超越手机和互联网,成为新时代的“超级入口”,或许很快就会见分晓。
更新时间:2025-09-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