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过去,投资6700多亿建设的雄安,面积约同3个纽约,如今怎样?

当纽约用大约300年的时间摊开800平方公里的“钢铁森林”时,雄安只用8年就吞下了三个纽约的地盘。

2017年4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设立雄安新区,规划面积达1770平方公里,约有3个纽约市那么大,预计总投资超过6700亿。

信息来源:河山锐新闻2025-03-28——中国投资6700多亿建设雄安,面积相当于3个纽约,如今咋样了?

如今,8年过去了,这座承载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使命的新区,发展的怎么样了?

应运而生,雄安新区为何而建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人口,常住人口突破2000万。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房价高企、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城市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由于北京拥有众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大规模改造难以实施,于是,急需建设一座新城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处北京、天津和保定中间,距离北京约100公里,到天津、石家庄等城市仅需半小时车程,交通十分便利。

这里原是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个县,开发程度低,人口相对较少,无需面临大规模拆迁和安置难题,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华北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

由于这些优势,国家决定在此设立新区,目标是到2035年接住200万到250万从北京疏解过来的人口。

将其建设成一座绿色、智能、宜居的新城,以缓解北京压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宏伟规划,描绘未来之城

2018年4月,《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出台,规划打造“1+N”规划体系,起步区定在100平方公里,中期200平方公里,长期控制在1770平方公里。

信息来源:界面新闻2018-04-20——【界面晚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获批复 南京将对网约车数量实施暂时管控

新区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设计,建筑高度普遍控制在35米以下,绿地和水面占比大,致力于建成蓝绿空间占比约70%的生态宜居城市,还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

为了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雄安打造了“四大体系”。

环绕城市外围的道路框架将其与外界紧密相连,内部骨干路网保障城区交通顺畅,生态廊道串联各个角落。

交通枢纽建设上更是全域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建设,街头矗立着7500余根多功能智能信息杆。

地下110万平方米的“地下城”有序建设,将雄安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紧密相连,同时雄忻高铁也在建设中,将为雄安打开通往全国的大门。

养老与医疗服务作为民生保障重点,也得到充分重视,容西第一养老驿站为老年人提供了社交平台,雄安宣武医院已接诊3.9万名患者,110名高水平医疗专家入驻,且雄安在全国率先设立省内单独医保目录,建立了完善的医保体系。

投资巨款的成效

自设立以来,雄安新区累计完成大量投资,这些资金主要投入到基础设施、生态治理和产业项目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成效。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雄安速度令人惊叹,2018年开工的京雄城际铁路,2020年年底就通车,从北京西站到雄安站只需50分钟。

2021年,雄安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快速通道开通,车程仅1小时。

新区内部路网也快速完善,启动区骨干路网基本成型,主干道宽敞平整。

同时,雄安还建成了超过70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将水电燃气、通信线路等纳入其中,方便维修且不影响城市美观。

生态治理方面,白洋淀是重点,过去,白洋淀因污染和过度开发,水质差到“劣五类”。

新区成立后,政府大力治理,清淤并修建污水处理厂,如今白洋淀水质升到四类,部分区域达三类,水域面积稳定在275平方公里左右。

此外,新区还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森林覆盖率计划从原来的11%提升到40%,附近树林成片,路边湿地公园随处可见。

从2021年起,中国卫星网络集团、中国中化控股等央企陆续入驻,截至2022年底,雄安承接北京疏解的央企二级、三级子公司超过100家。

同时,跨境电商产业园等也发展起来,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启动区的办公楼多为绿色建筑,屋顶有光伏板。

新区路上有无人驾驶出租车,红绿灯可根据车流量自动调节时间,2022年,雄安的5G基站数量超过5000个,信号覆盖率全国顶尖,还开始试点建设“数字孪生城市”。

到了2023年,雄安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超20%,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民生改善,新区生活

雄安新区的建设,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经过8年建设,当地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2019年起,容东片区的安置房陆续交付,全部都是精装修,拎包即可入住。

2022年,已建成安置房13万套,村民们入住后生活质量大幅提升,社区服务也十分贴心,物业维修效率高,食堂饭菜实惠。

而且经过两年建设的北京四中雄安校区,2023年已经开始招生,教学质量与北京本部相当。

北京宣武医院雄安院区预计2025年能投入使用,届时将为当地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有了这些之后,央企和产业园也相继入驻,就业岗位日益丰富。

年轻人可在电商公司工作,月薪五六千较为常见,中年人能在工地务工,快餐店、超市等也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未来之城的希望

到2025年,雄安新区已初具城市规模,但仍有部分区域在建设中。

目前,雄安已吸引200多家央企入驻,4家央企总部大楼建设完成并进入装修阶段,中关村科技园开园半年就对接2600多家企业,其中60%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力量不断汇聚。

4所疏解高校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未来将有15所北京高校向新区迁移,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将进一步丰富。

尽管雄安新区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如高端人才短缺、部分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还需完善等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它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它作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示范区,随着各项规划的逐步落实,将有序承接北京的部分功能,为北京发展减负,同时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凭借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创新氛围,雄安有望吸引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构建更加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引领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最终成为全球城市标杆,向世界展示中国城市发展的智慧与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4

标签:财经   纽约   面积   新区   北京   白洋淀   城市   中国   生态   河北   大兴   体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