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A股直接把“恐慌模式”拉满——4900多股下跌、创业板跌近4%,主力资金一天跑了1300亿,不少散户看着账户绿油油,心里直犯嘀咕:这波下跌到底是“割肉陷阱”还是“熊市开端”?高盛列出的九大理由看着吓人,但扒开表象会发现,这波调整和2020年疫情底、2025年4月政策底的逻辑惊人相似,甚至已经出现了“历史大底”的复刻信号。
先说说高盛的“九大理由”为啥看着唬人却不用慌。高盛提到的英伟达减持、比特币跌破9万、CTA加速卖出这些,本质都是“外围情绪传导+短期资金踩踏”。就拿英伟达来说,5万亿市值的巨无霸减持确实会引发科技股恐慌,但A股的核心矛盾从来不是海外科技股的泡沫,而是自身的估值修复和政策预期。再说比特币下跌引发的风险资产抛售,A股里真正受影响的只有少数概念股,大部分权重股早就处于估值低位,根本没多少泡沫可挤。更关键的是,高盛列出的理由里,没有一条是针对A股基本面的实质性利空——经济数据在企稳,政策工具箱里的“弹药”还很充足,类“平准基金”还在背后托底,这种“外围扰动引发的下跌”,往往是短期情绪宣泄,而非趋势反转。
再看历史给出的“确定性信号”。2020年3月A股跌到2646点,当时是疫情全球蔓延+原油危机的双重打击,比现在的外围压力还大,但随后一路上涨800点;2025年4月7日,A股近3000家下跌,3000点附近企稳后同样大涨800点。这两次大底都有三个共同特征:一是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破净股和高股息股数量激增;二是出现恐慌性资金出逃,但政策面开始释放积极信号;三是外围利空引发短期调整,但国内基本面没有恶化。而现在的A股,完全符合这三个条件——上证指数市盈率只有14.7倍,股息率超过4%的股票一大把,类“平准基金”早已就位,经济数据也在逐步改善。说白了,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会惊人相似,这波下跌更像是“主力借外围利空洗盘”,把不坚定的散户洗出去,为后续上涨扫清障碍。
还有个隐藏逻辑被很多人忽略:主力资金的“反向操作”。表面看1300亿资金出逃,但实际上是机构在“调仓换股”而非全面撤退。今天中船系逆势上涨5%,转基因、粮食种植等防守板块飘红,就是资金在寻找“安全港”的信号。现在是公募基金季度调仓窗口期,不少机构正在减持前期涨高的题材股,转而布局低估值、高股息的蓝筹股和明年的潜力板块。散户看到的是“恐慌性下跌”,机构看到的却是“捡便宜的机会”。这也解释了为啥每次大跌之后,总有一部分股票能率先反弹,甚至走出独立行情——资金从来不会真正离开市场,只是在不同板块之间流动。
不过也得提醒大家,虽然历史大底的信号明显,但短期市场还会有惯性波动。今天的大跌已经触发了不少程序化交易的止损盘,下周初可能还会有小幅回调,没必要急着抄底。而且现在的市场早就不是“齐涨共跌”的时代,就算后续反弹,也不会是所有板块一起涨,大概率是低估值蓝筹股和政策支持的板块率先发力。散户最该做的,不是恐慌割肉,也不是盲目抄底,而是趁着调整梳理自己的持仓,把那些业绩差、估值高的“杂草股”清理掉,留下真正有价值的“鲜花股”,耐心等待市场修复。
说到底,投资拼的不是一时的运气,而是长期的眼光和耐心。彼得·林奇说“拔掉鲜花,浇灌杂草”是投资大忌,现在的市场环境下,这句话尤为重要。恐慌性下跌从来不是风险,盲目跟风才是最大的风险。
你手里的股票今天表现如何?是选择坚定持有,还是已经割肉离场?来评论区聊聊你的操作和判断~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