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万元相机,OPPO掀起了一场手机影像的画质革命

OPPO的这一举动,不仅是对用户需求的一次精准把控,也在掀起一场移动影像的画质革命。

文|游勇

编|周路平

10月16日,OPPO发布了Find X9系列旗舰手机,凭借着哈苏2亿像素变焦镜头,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喊出了全场最轰动的一句口号:OPPO Find X9 Pro是万元以内最值得购买的“相机”。更绝的是,OPPO甚至还推出了相机置换专补,用户可以参与活动将自己手里的相机置换为 Find X9 Pro ,可享受官方至高 1400 元补贴。

手机与相机的边界从未像今天这般模糊。过去,手机是否会取代相机的讨论早已不是新鲜事,柜子里的单反使用次数越来越少,随身携带的手机成了拍照利器。如今,OPPO的这一举动,不仅是对用户需求的一次精准把控,也在掀起一场移动影像的画质革命。

而发布会后一小时,OPPO Find X9系列线上线下全渠道预订量刷新OPPO Find系列历史最高纪录,追光红版本更是供不应求。

01

手机影像何以媲美万元相机

OPPO的这一波操作引起了广泛热议。众所周知,相机有其专业的门槛,有更大的感光元器件,往往能拍出更高画质的照片。所以,在用户的固有认知里,无论是外出游玩,还是商业摄影创作,相机肯定会比手机强。

但这种边界正在被打破。

一方面,移动影像的能力正在快速拉齐与相机的差距。

移动影像的进步有目共睹,无论是长焦、夜景还是抓拍,手机都能在不同场景下实现很好的效果。但OPPO敢于去对标万元以内的相机,其底气来自于Find X9 Pro搭载的哈苏2亿长焦镜头,能做到2亿像素照片的多帧合成,实现5000万像素直出,满足了大部分专业场景的需要,让移动影像第一次在画质上比肩专业的相机。

为了增强说服力,OPPO在发布会现场将Find X9 Pro与一台市面上主流的万元级微单相机做了实测对比。在同样的夜景环境下,粗略看两台机器的表现都还不错,但放大之后会看到明显的差异,Find X9 Pro对人像的处理会更加细腻,而且模特的耳饰更清晰,还原了金属的光泽,成片素质甚至可以媲美目前影像行业最顶级的中画幅相机。

“无论是色彩、画质还是细节都超过了万元相机。”刘作虎说,OPPO用1%的光学体积,实现对相机100%的影像超越。有网友评价,这相当于买了一台“能打电话的哈苏”。

以往,商业片必须依赖专业相机。如今,Find X9 Pro凭借 “硬件性能+算法+全场景覆盖”的综合能力,已有能力成为摄影师进行商业大片拍摄的核心生产力工具。

而且,移动影像的创新也带来了一些传统相机难以实现的功能,比如OPPO Find X9上实现的4K实况超清晰照片,这是当代年轻人喜欢的拍照方式,而相机没有拍摄实况照片的功能。比如专业的相机有不小的使用门槛,而移动摄影即便拍得不好,也可以用AI一键修复,而不是像传统摄影一样,更多依赖专业的修图软件做照片的后期处理。

另一方面,手机的便携性有着相机难以比拟的优势。

目前主流的顶级旗舰手机只有200多克,但商业影像创作则是个非常系统的工作,不仅需要机身、多焦段镜头,还需要外接灯光及后期工作站;不仅面临设备采购成本高、携带运输不便的问题,还需投入大量时间完成前期设备调试与后期画质优化。

而Find X9 Pro通过“万元内独有的高像素硬件+无需后期的便捷直出”,成为同价位相机无法企及的核心优势。

另外,手机厂商这两年也在通过外置增距镜的方式,来补齐手机变焦能力的局限。手机焦距受限于空间,外界普遍认为1英寸传感器已经到了物理极限。这个时候另辟蹊径,增加一个物理镜头,既解决了手机拍的远、拍的清晰的问题,又不至于把手机本身的体验做得太厚。在诸如拍演唱会等特殊场景时,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创新思路。

以前,摄影爱好者需要背一堆器材,现在只需要带一台手机和一个摄影套装,也能达到专业相机的水准。而OPPO Find X9 Pro也与哈苏联合打造了专业影像套装,不仅提供了增距镜,还有磁吸闪补光环灯和磁吸摄影手柄,整套方案下来,无论是仪式感还是专业性,都得到了大大增强。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移动影像的发展实现了传统摄影的平权,让普通人通过一部手机的随手一拍,也能获得过去摄影师需要通过专业相机实现的效果。

02

2亿像素不再是数字游戏

在OPPO的叙事逻辑里,真2亿像素是Find X9 Pro引以为傲的影像画质革新。

其实,像素是这些年移动影像进步的最直观体现,但也常常被用户诟病为参数内卷,高像素却得不到好画质。今年国内厂商的旗舰产品纷纷跟进2亿像素,甚至开始有千元机也打出了2亿像素的口号。

理论上,像素越高照片就越清晰,放大后能得到更多细节,而通过裁切也可以获得更高倍数的无损变焦照片。但问题在于,手机影像的传感器只有指甲盖大小,每个像素点能获得的进光量非常有限。当2亿像素堆积之后,带来最大的问题是当光线太暗,则噪点难以控制;当光线太亮,又变得过曝,而且高像素对算力要求很高,每张照片的成像时间很长。

业内一个非常普遍且成熟的做法是让相临的像素合并,多个像素合并成一个大像素,比如行业旗舰手机标配的5000万像素主摄像头,通过像素4合1,最终用户得到的是1200万像素的直出照片。而目前2亿像素的摄像头则是通过16合1的方式,最终直出的大部分也是1200万像素的照片。

换句话说,虽然手机传感器像素在不断飙升,但手机照片的像素其实一直停滞在1200万像素。当漂亮的纸面参数难以转化为令人惊艳的画质和体验时,行业通常的做法是将2亿像素作为更复杂的可选模式提供给用户,隐藏得很深,被网友戏称为“彩蛋功能”。

而OPPO之所以敢称为“真2亿”,核心在于Find X9通过LUMO超像素引擎,通过像素4合1,在行业内首次实现将照片模式默认直出5000万像素超清照片。这意味着用户第一次无需任何额外的操作,在合适的光线条件下,即可直出5000万像素的超清照片。

这个成果的背后需要更强大的光学硬件支持和大量的算法优化。比如Find X9 Pro搭载的哈苏2亿超清长焦镜头,光圈值达到了F2.1,而行业的平均值只有F2.4,更大的光圈能够让其在暗光环境下的进光量提升了140%,这为画质提供了基础。

而专业相机的镜头在制造过程都会通过光学校准来优化光学性能,如今手机镜头的2亿高像素导致光学模组体积缩小,对光学精度更加苛刻。如果镜片之间的光轴没对齐,模组中心和边缘的解析率不匹配,这样的偏差会导致边缘肉眼可见的模糊,拍出来的照片就会发现边缘模糊的问题。

为了解决传统镜头组装精度有限的问题,OPPO也首次采用了AOA主动光学校准技术,精度达到了0.1微米,将传感器的解析力提升了15%,也让其成为首颗拿到“哈苏光学认证”的移动影像镜头。

如果说硬件层面的努力是保证高画质的基础,那么算法上的优化则是实现“真2亿”是关键一跃。

Find X9 Pro上搭载的LUMO超像素引擎,实现了四帧5000万像素的图像合成输出,背后不仅引入了智能的先验算法,也采用了全新的去马赛克去噪点图像处理技术,确保取帧的过程,每一帧图像是清晰且准确。

但多帧融合处理则又带来一项严峻的挑战:巨大的内存开销。OPPO采用了并行异构计算架构,让NPU和GPU不闲置,通过空间上分区处理,时间上交替工作,让芯片实现更高效的复杂图像处理。

正是在这些软硬技术的加持下,OPPO才得以在最新一代旗舰产品中实现5000万像素画质直出,让2亿不仅是手机影像的一个宏大参数,而是用户能够真切感受到的清晰拍摄体验。

03

移动影像将走向何方?

不久前,刘作虎在微博上发过一个灵魂拷问:你曾经为手机的哪一项技术进步而赞叹?

他自己给出的答案是移动影像。移动影像在过去20年,虽然只有传统光学1%的体积,却推动了整个影像行业的重构。这是一个非常贴切的评价,也是众多消费者感知最深的领域。

千禧年,夏普做出了世界第一款可拍照的手机,当时的像素只有11万。而十年后的iPhone4做到了500万像素,如今的国产厂商已经卷到了2亿像素,虽然像素不等于画质,但像素的增长其实是移动影像进步的一个缩影。

这种进步从相机和手机的演进中可见一斑。2010年是全球影像产业的分水岭。这一年全球相机销量1.2亿台,达到历史最高峰,此后十余年中逐步下跌,到2024年仅有830万台。而相机产业走下坡路时,正好是智能手机爆发的起点。201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97亿部,而到2024年,这个数字已经变为12.4亿部。

与此同时,移动摄影也正在得到主流摄影圈的认可,不少摄影赛事都开辟了手机摄影专区。这种接纳背后是当下移动影像正在日常生活和创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当OPPO喊出“万元以内最值得购买的相机”——这个用户最容易理解的语言时,其实也暗藏着移动影像对摄影行业的贡献和巨大进步。

比如2012年,OPPO Find 5全球首发堆栈式传感器,解封了手机传感器的感光能力;2017年,OPPO首创潜望式长焦镜头系统,使手机首次拥有高倍率光学变焦能力;2023年发布的OPPO Find X6系列,推出全球首个大底潜望长焦和首发超光影图像引擎技术,将专业摄影的光影审美融入手机拍摄,让手机影像和专业相机界限变得模糊。

移动影像作为手机行业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行业这几年的内卷创新把移动影像带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单镜头到多摄模组,从固定焦距到混合变焦,从传感器等光学硬件的优化到封装技术的升级,再叠加算法和AI的迅猛发展,移动影像克服了焦段、光圈、降噪、防抖等一系列的摄影难题。

比如这次发布的OPPO Find X9就在视频拍摄系统中引入了“无限语义分割地图”,它能识别人类、动物、建筑等近20种目标物,不仅能够进行全局影像的处理,也可以兼顾局部区域的独立精细优化。

而算法也可以对图像进行实时的降噪处理、色温分区等操作,提高照片的整体质量。比如OPPO Find X8 Ultra首发的丹霞原彩镜头,采用了全球首发的分区色温感知技术,对复杂的环境光线进行精准分区,把控好每一处细节的色温变化,最终还原出准确且自然的人体肤色。而OPPO Find X9系列进一步将三个与色彩处理相关的传感器硬件整合协同,通过引入更先进的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更精准地理解与运用多模态色温传感器所捕捉到的复杂光谱信息。

但移动影像是否最终会取代相机,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相机天然拥有更大的传感器和更高的动态范围以及广泛的镜头选择,给专业摄影师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另外,老牌影像厂商对光的追求,对影调和审美的把握,依然值得移动影像学习,这也是为何手机厂商都纷纷选择国际影像大厂联名的原因之一。

正如刘作虎说,手机与相机之间更像是一场影像发展的接力。传统影像是移动影像的老师,从光学基础到镜头设计、成像哲学,为移动摄影构筑了完整的体系;而移动影像则用算法、计算和工程不断去挑战“不可能”。

或许移动影像与专业相机两者并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在各自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但随着移动影像的发展和软硬能力的提升,专业相机和移动摄影之间也不再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两者之间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8

标签:数码   画质   影像   相机   手机   像素   照片   镜头   光学   传感器   算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