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不管美国加多少税,反正不赚钱我是不卖!

“不管美国加多少税,反正不赚钱我是不卖!”玻璃大王曹德旺这句硬气十足的话,直接戳中了美国的痛处。

毕竟美国有大批量自家生产不了,必须向其他国家购买的产品。

这关税加来加去,最终只能又加回到美国的物价上。

但让人好奇的是,曹德旺凭什么这么硬气?他又是怎么在美国人的地盘上,把工厂开成"印钞机"的?

«——【·去美国开工厂·】——»

2014年,当曹德旺在董事会上突然拍板要去美国建厂时,整个中国汽车玻璃行业都炸开了锅。

要知道,当时美国对中国汽车玻璃加征的反倾销税高达17.69%,再加上3.5%的基础关税,相当于每出口一块玻璃就要先交20%多的"保护费"。

这要换成别的老板,估计早就打退堂鼓了,但曹德旺就是曹德旺,这位从福建农村走出来的"玻璃大王",最擅长的就是在别人都摇头的时候迎难而上。

记得那天开战略会议,他叼着烟在会议室里来回踱步,突然把烟头往烟灰缸里一摁,斩钉截铁地说:"咱们去美国建厂!"

会议室里顿时鸦雀无声,董事会成员面面相觑,有人小声嘀咕:"美国人工是国内的4倍,工会又难缠,这不是往火坑里跳吗?"

曹德旺听后,不慌不忙地掏出计算器,一笔一笔给大家算账:"你们看,美国天然气价格只有国内的五分之一,工业电价便宜一半,省下的关税就够付人工差价了

最重要的是,咱们把厂子建在通用、福特这些大客户家门口,光运费一年就能省8000万!"算到最后,连最反对的董事都不得不承认:这账,划算!

说干就干,曹德旺带着几个核心骨干就飞去了美国考察。他们第一站选了俄亥俄州的代顿市,这地方自从通用汽车关闭工厂后,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

听说中国玻璃大王要来投资,当地政府简直喜出望外,州长亲自带着招商团队来接待,见面会还没结束就当场拍板:

批给福耀135万平方米工业用地,前五年减免50%房产税,还提供3000万美元的就业补贴。

然而,当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悦中时,却不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中美管理大改造·】——»

刚到美国,招工问题就给了曹德旺当头一棒。美国工人哪习惯中国工厂的节奏?早上八点上班?太早了!周末加班?想都别想!

更让他们傻眼的是,这些工人们每干两小时就要休息15分钟,下午茶时间雷打不动。

生产效率更是惨不忍睹,第一个月的数据出来时,良品率只有58%,连及格线都不到;人均日产量不到800片,连国内工人的三分之一都达不到。

但曹德旺是什么人?大风大浪见多了!他二话不说搬进工厂,开启了一场 “中美管理大改造”。

他发现美国工人普遍个子高,就把流水线调高了10厘米,还在车间加装了空调,连厕所都按照美国人的习惯重新装修,隔间、高档卫生纸架一应俱全。

在管理方式上,曹德旺玩起了"中西合璧"。他保留了美国本土的HR体系,但引入了中国的绩效考核。

最绝的是他发明的"双轨制":美国工人可以选择按小时计薪,也可以选择中国的计件工资。

结果三个月后,80%的工人都主动选择了计件制——因为干得多确实挣得多啊!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8个月的磨合,工厂彻底变了样。良品率从58%飙升到86%,月产能突破450万套。

美国工人的人均日产量稳定在1200片左右,虽然还比不上国内工人的2000片,但已经远超美国同行的平均水平。

现在全球每三辆汽车就有一辆用福耀的玻璃,在汽车玻璃这个细分领域,福耀的市场份额占到28%。美国本土根本找不出第二家能替代的供应商。

2023年,福耀美国公司营收突破7亿美元,利润率保持在18%左右,比很多美国本土制造企业都高。

«——【·硬核底气从何而来?·】——»

曹德旺做生意有句名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话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位玻璃大王不仅把生意做到了全世界,更把中国企业家的大爱精神带到了全球。

在美国赚取的利润,曹德旺始终心系祖国。他累计向国内捐款超过160亿元,主要用于教育扶贫和医疗救助。在福建老家,他捐建的学校、医院随处可见。

但与此同时,他对美国社会的回馈同样慷慨。代顿当地学校图书馆的铭牌上,至今镌刻着"福耀玻璃捐赠"的字样;社区医院的CT设备,不少都来自曹德旺的资助。

疫情期间,他更是在中美两国同步开展援助,累计捐赠防疫物资价值上亿元。

"灾难不分国籍,爱心没有边界。"曹德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美国工厂所在地遭遇飓风灾害时,他第一时间调拨资金参与重建;

而在中国汶川地震时,他又毫不犹豫地捐出巨款。这种跨越国界的大爱,让他在国际商界赢得了广泛尊重。

支撑这份跨国善举的,是福耀强大的全球竞争力,1400多项专利构筑的技术壁垒,让特斯拉这样的科技巨头都成为其忠实客户。

最重要的是曹德旺吃透了 “在地生产” 的精髓 —— 用美国的资源,赚美国的钱,关税再高也伤不到根本!

现在福耀在美国的工厂已经实现原材料本地化率80%以上,连生产用的天然气都是当地开采的。

在经营理念上,曹德旺始终保持着难能可贵的定力。他的"三不原则"——不炒房、不玩金融、不搞资本运作,几十年如一日,就专注把玻璃这一件事做到极致。

正是这份定力,让福耀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不但没收缩,反而逆势扩张,一举收购了法国圣戈班的部分业务,从此打入欧洲高端市场。

有意思的是,这位身家百亿的玻璃大王生活出奇简朴。他在美国出差住的都是普通商务酒店,吃饭经常就一碗面条解决。

但对员工却格外大方,福耀国内工厂的普通工人月薪能拿到8000多,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工人们都说:"曹老板把省下来的钱,都用在了该用的地方。"

如今已经70多岁的曹德旺依然依然奔波在中美之间,他说自己的梦想是"让中国汽车玻璃走向世界",现在看来这个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有这种企业家真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大家觉得呢?

免责声明:该文章的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机构官网、媒体网络和第三方平台等公开信息,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本人修改或删除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9

标签:美国   中美   玻璃   硬气   关税   中国   大王   董事长   工人   工厂   国内   财经   曹德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