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顶级的活法就一个字

年轻时总以为清闲是福,到了一定岁数才顿悟:闲,是废掉的开始;动,才是续命的良方。

前几天遇见退休的老领导,他叹气:“现在吃穿不愁,反而浑身难受。”这才惊觉,不过半年光景,当年雷厉风行的一个人,如今眼里没了光。想起老话说的:“人闲百病生,人勤寿自长。”无所事事的日子表面安逸,内里却在啃噬人的精气神。

身闲百病生

医学研究发现,退休后完全停止活动的人,认知衰退速度是保持社交活动者的两倍。邻居张姐退休后天天宅家追剧,不到三年就查出“三高”。反观小区太极拳队的陈爷爷,七十五岁还能带队参加省级比赛。他说:“这身子就像齿轮,越转越灵光,停下来反而要生锈。”

心闲万邪入

心理学有个“真空效应”:当生活失去目标,焦虑、抑郁就会乘虚而入。表姐去年内退后整天胡思乱想,后来报名老年大学书法班,整个人都活泛起来。她现在常说:“手里握着笔,心里揣着下一幅作品,日子就有奔头。”

动是养生丹

最顶级的养生从来不是名贵补品。93岁的黄永玉生前作画到深夜,他的长寿秘诀就三个字:“不停笔”。齐白石晚年仍坚持每日作画,在画案前离去。这些智慧都在印证:忙着,心就活了;动着,命就长了。

如何有效“动”起来?

1. 给生活留“课表”——每天固定时间晨练、读书、会友,建立生活节奏

2. 培养“无用之用”——种花、练字、学新技能,让大脑保持新鲜感

3. 建设社交圈——每周至少参加两次集体活动,公园合唱团、社区读书会都是好选择

想起钟南山院士的健身照,86岁的肌肉线条让年轻人自愧不如。他常说:“运动就像吃饭,是生活的一部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人生下半场,活的不是清闲,是劲头。手上有事做,心里有念想,眼里有光——这比任何补品都养人。

与其在沙发上等病来,不如在晨光里迎风起舞。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养生   活法   人到中年   补品   齐白石   清闲   晨光   活泛   眼里   志在千里   日子   老骥伏枥   长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