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国球迷们期待杨瀚森在NBA站稳脚跟时,这位备受瞩目的新星却遭遇了连续两场的“雪藏”。他先是在开拓者对阵掘金的比赛中未能获得出场机会,随后更被球队下放至发展联盟进行训练。虽然球队官方和其工作室均表示,此举是为了让他获得更多训练以适应NBA强度,但短短几天内从无球可打到被下放,再到迅速召回的经历,让所有关注他的球迷心里都不是滋味——我们满怀期望送出的又一位希望之星,在NBA的征途为何总是如此艰难与曲折?

杨瀚森连续两场被雪藏的消息一出,国内篮球论坛直接炸锅。有球迷在虎扑发帖吐槽:“从王治郅到周琦,我们送出去的球员怎么总在‘适应强度’?姚明那样的成功真的成绝唱了吗?”这条帖子两小时内收获超过500条共鸣回复。

被下放至发展联盟后,有当地华人球迷拍到了杨瀚森独自加练的照片。照片里他浑身湿透,背后的篮筐空荡荡的——这一幕让微博上“#杨瀚森被雪藏#”话题下的讨论更加热烈,有球迷直言:“看着他在发展联盟拼命,却连NBA常规赛的边都摸不着,这感觉比看中国队输球还憋屈。”

就在杨瀚森坐冷板凳的同一天,马刺队的法国新秀西索科却获得了12分钟的出场时间。有数据博主晒出对比:“同样是二轮秀,同样需要适应,为什么欧洲球员总能更快获得机会?”这条推特被中国球迷大量转发,其中最高赞评论道:“我们的球员缺的不是实力,是机会和信任。”

某知名篮球记者在直播中透露:“NBA球队对中国球员的刻板印象依然存在——他们默认你需要更长的适应期。”这番言论引发了更广泛的担忧:当“需要时间适应”成为固定说辞,是否意味着中国球员在起跑线上就已被贴上标签?

当杨瀚森在发展联盟空荡荡的球馆里加练时,NBA赛场正上演着一个个"国际球员逆袭"的故事。这不禁让人想起当年孙悦手捧总冠军奖杯却难掩落寞的神情——我们究竟是要一个坐在板凳末端的"NBA球员",还是要一个真正能在赛场上证明自己的战士?

虎扑最新投票显示,超过62%的球迷认为"与其在NBA坐冷板凳,不如回国打主力"。这个数据背后,是中国球迷日益清醒的认知:从大致到阿联,从周琦到现在的杨瀚森,我们等待了整整二十三年,却依然在重复着同一个"适应"的剧本。

某前国手在今晨的电台节目中直言:"当法国球员能在新秀赛季场均出战18分钟时,我们的最佳新秀却要在发展联盟证明自己。这不是球员的问题,而是整个评价体系的双标。" 这句话彻底点燃了球迷的共鸣——为什么欧洲球员可以被允许犯错,中国球员连试错的机会都如此稀缺?

说到底,杨瀚森的"雪藏"早已超越了个体命运的范畴。它照见的是中国篮球最深的隐痛:在NBA这个全球篮球殿堂里,我们送出的不只是球员,更是整个中国篮球的尊严与期待。若连最基本的出场机会都要靠"耐心等待"来换取,那么所谓的"国际化"不过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毕竟,真正的尊重,从来都不是靠等待得来的,而是在赛场上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
更新时间:2025-11-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