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近些年,随着大家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多,枸杞似乎成了许多人桌上必备的“神奇食品”。
大家都知道它是个宝,能滋补肝肾、提高免疫力、甚至抗衰老,听着是不是有点像“健康界的超人”?尤其是那些喜欢泡水喝的朋友,几乎把枸杞当成了日常饮品。
不过,最近流传着一种说法——“枸杞泡水,伤肝伤到你不敢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枸杞本身真有这么强的“破坏力”,还是网络上的某些传言让人误会了?
话说回来,枸杞的确在中医里有着重要地位,大家都知道它好,但好不代表能随便喝。我们不妨先来一探究竟,枸杞真能伤肝吗?如果坚持喝枸杞泡水,真会对身体造成多大伤害?
说到枸杞,大家总会联想到“养肝”的功能。可是,突然有传言说它会伤肝,这是不是听起来有点矛盾呢?
要知道,枸杞本身的确是被认为对肝有保健作用的,特别是对于那些体质较弱、肝功能不太好的人群。
不过,问题就在于,我们很多人喝枸杞泡水的时候,恨不得一把枸杞往水里扔,想着反正没毒,放得越多,效果是不是就越好呢?
其实呢,枸杞虽然好,但也不是随便吃就能“打怪升级”的。过量食用,尤其是一些身体已经比较虚弱、脾胃不佳的人,可能会引起一些负担。
别看枸杞的外表柔弱,它含有丰富的糖类、氨基酸、脂肪等成分,过量摄入时,消化系统可能会受到影响,特别是肝脏,作为代谢的主要器官,负担加重,就容易引发一些健康问题。
说起来,肝脏负担重最容易的结果就是“肝脏发炎”,也就是所谓的“肝损伤”。
但实际上,枸杞的正常摄入量基本上是安全的,如果不是在吃枸杞时加上大剂量的补品,或者忽视其他饮食的搭配,肝脏的负担并不会大到让它伤害自己。
所以,枸杞伤肝的说法不全对,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枸杞。
既然枸杞并不一定对肝脏有直接威胁,那那些真正伤肝的“幕后黑手”到底是哪些呢?这就得说说肝脏真正需要警惕的那几类东西了。
过量的酒精:喝酒,大家都懂的,不说了。无论是啤酒还是白酒,酒精本身就是肝脏的“死敌”。
长期大量饮酒,肝脏的解毒能力会下降,导致脂肪肝、肝炎甚至肝硬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超过20%的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
药物滥用:这里说的不是偶尔吃点感冒药,而是长期不必要的药物使用,特别是一些没有医生指导的药物。
比如,长期使用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药物的副作用可能直接影响肝脏健康。2018年中国一项研究表明,药物引起的肝损伤已成为肝病的重要病因之一。
脂肪肝的隐形杀手——高脂饮食:现在的饮食中,很多高脂肪、高糖分的食品随处可见,炸鸡、薯条、甜饮料简直是现代社会的“标配”。
这些东西吃多了,肝脏会因为处理过多的脂肪而积累脂肪,导致“脂肪肝”。脂肪肝本身不会直接引发肝硬化,但它是肝脏进一步受损的一个前奏。
这些“肝脏杀手”中的每一个都比枸杞更容易威胁到肝脏健康。而且这些因素往往隐形,没人能在早期察觉到肝脏已经开始受到侵害。
直到肝脏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经到了较为严重的程度。所以说,不是枸杞伤肝,而是这些潜在的健康隐患才是大家真正需要重视的。
有些朋友看到“枸杞泡水伤肝”这种说法,开始吓得不敢喝枸杞了。其实,枸杞的功效还是可以依赖的,尤其是对于肝脏健康有帮助,前提是要合理饮用。
那什么样的量才是合理的呢?大多数情况下,每天吃10到20克枸杞就足够了,当然,具体情况也要看个人的体质。
如果你本来身体比较虚弱,可以适量增加些,但千万不要一次性放很多进水里泡着喝。枸杞泡水,最多放一小撮就行,泡两三次都能喝。
如果想更好地吸收枸杞的营养,建议也可以和枸杞搭配一些红枣、桂圆等,既能增强口感,也有利于提高其对肝脏的保健作用。
而且,枸杞泡水的好处还不仅仅是保肝,它还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增强视力,甚至对皮肤也有一些好处。
总之,适量喝些枸杞水,基本不会对肝脏构成威胁,反而能让你受益。
但要提醒大家的是,千万不要把它当成万能的“保健药”,枸杞并不是能解决所有健康问题的灵丹妙药,保持一个均衡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让身体保持最佳状态的关键。
不夸张地说,枸杞泡水成了许多人日常生活的“标配”。尤其是那些追求养生的人,早晨泡杯枸杞水,觉得自己一天的能量都满满的。
但是,这种做法是否真的科学呢?其实,枸杞泡水喝,往往并不是最有效的食用方式。
枸杞的营养成分,在水中浸泡后会流失很多,尤其是含有的多糖、类胡萝卜素等,都是通过长时间煮炖的方式才能更好地释放。
所以,很多人每天坚持泡水喝,可能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枸杞的最大效用。
要想更好地利用枸杞的营养,建议可以将它加到炖汤、煮粥里,或者和一些其他的食材一起炖煮,这样才能让枸杞的营养成分更好地释放。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晏丽,郑金龙,吴晓春,等.枸杞保健食品开发现状分析[J].食品与发酵科技,2024,60(06):126-130.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