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在10月2号这天宣布了个新政策,挺有意思的,以后咱们跟它家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MetaAI”的对话内容,要被纳入广告投放体系了,目的就是推更精准的个性化广告。
这个新规12月16号正式生效,下周开始用户就会陆续看到相关提示。
之前刷Facebook、Instagram的时候,广告就已经够“贴身”了,现在连跟AI聊的天也要被“利用”,感觉自己的小想法又多了个“观察者”。
Meta之前推广告,靠的是用户在平台上发的内容、点过的链接还有社交关系,这些数据能帮它判断你大概对啥感兴趣。
但跟AI聊天不一样啊,你跟机器人说话的时候,更容易直接说想买啥、要去旅行还是有啥问题要解决,这些话里藏的“消费信号”可比点赞、转发明确多了。
不光是广告,Meta还打算把这些聊天数据用在内容分发上,比如你跟机器人聊登山,平台就自动多推点登山相关的内容。
本来想,这样推荐倒是能省不少找内容的功夫,但反过来想,要是你跟AI聊的是情感困境或者心理问题,系统会不会推些不合适的内容或广告?这事儿确实有点让人担心。
Meta在公告里说,“就像其他个性化服务一样,我们会根据用户的活动调整广告和内容,确保体验随着兴趣变化而更新。
很多人期望互动能让推荐更贴合个人需求,很快,AI交互也将成为改进体验的信号之一。
”这话听着挺合理,但落到实处,“体验”和“隐私”的平衡点其实挺难抓的。
现在MetaAI的月活跃用户已经有10亿了,不过大家到底用得多频繁还说不准。
你想用的话,通过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或者独立的MetaAI应用都能接入,渠道倒是挺多。
广告业务对Meta来说,那可是赚钱的核心支柱,最新财报显示,上季度广告收入就有46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涨了不少,这也让它今年的股价涨了快20%,到10月1号的时候市值已经到1.8万亿美元了。
行业里有份报告说,靠对话内容推的广告,转化效果比传统社交广告要好不少。
为啥会这样?因为传统数据比如你点赞过的视频、转发的文章,反映的是你过去的兴趣;但你跟AI说“想买双新手登山鞋”“下周要去海边度假”,这些都是当下的即时需求。
平台抓着这些需求推广告,等于直接把商品递到你眼前,对商家来说自然是好事。
但对用户来说,咱们聊的这些话,算不算“私密信息”?平台拿这些信息去赚钱,又该怎么保证咱们的隐私不被泄露?
而且Meta现在的广告收入在全球社交平台里本来就领先,要是这次新策略能把聊天数据的价值挖透,收入说不定还能再往上冲。
但问题是,10亿用户里,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让自己的聊天记录被用来推广告,要是有用户觉得不舒服,减少跟MetaAI的互动,那这些数据的质量不就下降了?到时候广告精准度受影响,反而可能得不偿失。
硅谷那边现在都在讨论一个趋势,说以后大家买东西,可能更愿意找AI聊天机器人帮忙,而不是靠谷歌搜索或者社交媒体推荐。
就在Meta宣布新规没几天,竞争对手OpenAI也有动作,说用户能直接在ChatGPT里买部分商品,只不过它现在没靠广告变现。
AI聊天购物这事儿听着挺方便,不用自己在一堆商品里翻来翻去,但Meta和OpenAI走的路不一样,Meta靠广告吃饭这么多年,肯定不会放过AI带来的广告机会,毕竟这是它最擅长也最赚钱的领域;OpenAI直接卖货,倒是避开了广告的隐私争议,但要搭电商供应链,难度也不小。
其实Meta在MetaAI这块,之前就出过隐私问题。
有用户误把跟AI的私人对话公开了,里面涉及亲密关系或者财务问题,本来以为是私密聊天,结果出现在公共信息流里,想想都觉得尴尬。
后来Meta加了提示弹窗,问用户要不要在公共板块发布,上周还把之前的公共信息流“Discover”换成了“Vibes”,这是个由用户和AI生成视频构成的无限滚动内容流。
这次新规出台,Meta也说了些保护措施,比如用户能通过“广告偏好”工具增删感兴趣的话题,在Facebook和Instagram里也能对推荐内容做些控制,还重申不会利用涉及宗教、性取向、政治观点、健康、种族、哲学信仰或工会成员身份的对话来定向广告。
但这些措施真的够吗?提示弹窗能解决“误公开”的问题,可后台会不会分析咱们没公开的私密对话?很多人平时根本不会去碰“广告偏好”设置,毕竟谁没事天天盯着这些按钮调?
而且之前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就收到过不少关于MetaAI对话隐私的投诉,说明用户对这事儿本来就有顾虑。
等12月新规生效,你要是在“Vibes”上看太多AI生成的狗狗视频,说不定刷Instagram的时候,就会看到一堆宠物相关的广告,这等于形成了一个“看内容推广告”的闭环。
这种闭环确实能让广告更精准,但也让人感觉自己的行为被“全程监控”了。
更别说欧盟那边的GDPR条款还挺严格,要是Meta没跟用户说清楚聊天记录具体怎么分析、用在广告上的范围有多大,可能要面临不少罚款。
如此看来,Meta这次的新策略,一边要抓广告收入,一边要应对隐私争议和监管风险,两头都得顾,难度可不小。
总的来说,Meta把AI聊天记录纳入广告体系,本质上是想抓住AI时代的新机会,靠10亿用户的基础和现有的广告优势,继续稳住自己的赚钱基本盘。
但“精准广告”和“用户隐私”从来都是一对难平衡的矛盾,Meta之前在隐私上栽过跟头,这次虽然加了些保护措施,但能不能真正让用户放心,还得看实际落地效果。
以后AI广告的竞争,肯定不只是比谁的数据多、谁的精准度高,更要看谁能让用户信任。
要是用户觉得自己的隐私没保障,不敢跟AI说真话,那聊天记录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广告精准度也上不去。
对Meta来说,这次新规是个机会,但也可能是个挑战,能不能走好这步棋,还得看它后续怎么调整和完善。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